關于出出的成語 (417個)
-
101
出奇制勝
- 成語拼音:
- chū qí zhì shèng
- 成語解釋:
- 奇:奇兵;計;制勝:奪取勝利。①原指作戰時運用奇兵或奇計;出敵人不意;制服敵人。②泛指用新奇的、出人意外的辦法獲勝。
- 成語出處:
- 唐 陸贄《論替換李楚琳》:“楚琳卒伍凡材,廝養賤品,因時擾攘,得肆猖狂,非有陷堅殪敵之雄,出奇制勝之略。”
-
102
出入將相
- 成語拼音:
- chū rù jiāng xiāng
- 成語解釋:
- 猶出將入相。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相州盡錦堂記》:“故能出入將相,勤勞王家。”
-
103
出入神鬼
- 成語拼音:
- chū rù shén guǐ
- 成語解釋:
- 猶言神出鬼沒。
- 成語出處:
- 宋·蘇洵《權書下·孫武》:“今其書論奇權密機,出入神鬼,自古以兵著書者罕所及。”
-
104
出人意外
- 成語拼音:
- chū rén yì wài
- 成語解釋:
- 超出人們的意料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所以天下事往往有出人意外的。”
-
105
出豕敗御
- 成語拼音:
- chū shǐ bài yù
- 成語解釋:
- 出:突然出來;御:馬車。突然沖出一頭野豬使馬車翻車。比喻受到意外事故發生使事情失敗
- 成語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右下》:“王子于期齊轡而進之,彘突出于溝中,馬驚駕敗。”
-
106
出世超凡
- 成語拼音:
- chū shì chāo fán
- 成語解釋:
- 超出塵世和凡俗。舊指脫離世俗生活,上升到仙界。
- 成語出處:
- 元·馬致遠《黃梁夢》第一折:“你有那出世超凡神仙分,系一條一抹絳,帶一頂九陽巾,君敢著你做真人。”
-
107
出神入化
- 成語拼音:
- chū shén rù huà
- 成語解釋:
- 神:神妙;化:指化境;極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進入化境。形容技藝達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 成語出處: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聲,他連忙答應。”金圣嘆批:“真正出神入化之筆。”
-
108
出死入生
- 成語拼音:
- chū sǐ rù shēng
- 成語解釋:
- ①從死亡里獲救。②猶出生入死。
- 成語出處:
- 唐·黃滔《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夫如是大雄之力,出死入生;至誠之神,感天動地。”
-
109
出師有名
- 成語拼音:
- chū shī yǒu míng
- 成語解釋:
- 有正當理由進行征伐。
- 成語出處:
- 京劇《將相和》第一場:“趙若獻璧,乃懼怕我邦,不難臣服;若是不獻,再去征討,方算出師有名。”
-
110
出頭椽兒先朽爛
- 成語拼音:
- chū tóu chuán ér xiān xiǔ làn
- 成語解釋:
- 椽:屋頂上的木條;朽:腐爛。露在屋檐外的椽子先腐爛。比喻搶先出頭的人先遭受挫折
- 成語出處:
- 《雍熙樂府·點絳唇》:“張弓專等南來雁,馬行崖畔收疆晚,出頭椽兒先朽爛。”
-
111
出頭有日
- 成語拼音:
- chū tóu yǒu rì
- 成語解釋:
- 日:日子。指不久之后就可以從不幸中擺脫出來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井岡山的斗爭》:“前年和去年的國民革命,客籍表示歡迎,以為出頭有日。”
-
112
出位僭言
- 成語拼音:
- chū wèi jiàn yán
- 成語解釋:
- 出:超出;僭:超越本分。超越自己的地位說出無權說或不應說的話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上裴晉公度獻唐雅詩啟》:“出位僭言,惶戰交積。”
-
113
層見錯出
- 成語拼音:
- cheng xian chuo chu
- 成語解釋:
- 一件件交錯出現.
- 成語出處:
- 宋·文天祥《后序》:“而境界危惡,層見錯出,非人世所堪。”
-
114
出言不遜
- 成語拼音:
- chū yán bù xùn
- 成語解釋:
- 言:話;說;出言:說話;遜:謙讓;恭順。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也作“出口不遜。”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張郃傳》:“圖(郭圖)慚,又更譖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
-
115
出言成章
- 成語拼音:
- chū yán ché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本意是出言便成為規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修務訓》:“舜二瞳子,是謂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章。”
-
116
出言吐詞
- 成語拼音:
- chū yán tǔ cí
- 成語解釋:
- 見“出言吐氣”。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詞采》:“無論生為衣冠仕宦,旦為小姐夫人,出言吐詞,當有雋雅雍容之度。”
-
117
出言吐氣
- 成語拼音:
- chū yán tǔ qì
- 成語解釋:
- 猶言談吐。指說話。
- 成語出處:
- 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卷上:“[魏公]與國夫人盧氏偶坐于堂,公忽微笑不已,夫人訝而訊之,曰:‘此中有樂人孫子,多出言吐氣,甚令人笑。’”
-
118
出言吐語
- 成語拼音:
- chū yán tǔ yǔ
- 成語解釋:
- 見“出言吐氣”。
- 成語出處:
- 《平山冷燕》第六回:“宋信見冷絳雪出言吐語伶牙利齒,先有三分懼怯,不敢多言,只喏喏而已。”
-
119
出洋相
- 成語拼音:
- chū yáng xiàng
- 成語解釋:
- 露出令人作笑的丑相,略帶幽默的失態
- 成語出處:
-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22章:“只要有好處,我給咱出洋相。”
-
120
出眾超群
- 成語拼音:
- chū zhòng chāo qún
- 成語解釋:
- 超群:超出眾人之上。勝過眾人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6回:“右手那個對立的壯士,打扮得出眾超群,人中罕有。”
* 關于出出的成語 形容出出的成語 描述出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