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言吐語的意思 出言吐語的讀音和出處
- 出
- 言
- 吐
- 語
- 成語名稱:
- 出言吐語
- 成語拼音:
- [chū yán tǔ yǔ]
- 成語解釋:
- 見“出言吐氣”。
- 成語出處:
- 《平山冷燕》第六回:“宋信見冷絳雪出言吐語伶牙利齒,先有三分懼怯,不敢多言,只喏喏而已。”
- 成語例句:
-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六回:“宋信見冷絳雪出言吐語伶牙利齒,先有三分懼怯,不敢多言,只諾諾而已。”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賓語;指人的說話等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出言吐語
- 英文翻譯:
- convers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出言吐語”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C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出言吐氣
“出言吐語”的單字解釋
【出】:1.從里面到外面(跟“進、入”相對):出來。出去。出門。出國。出院。2.來到:出席。出場。3.超出:出軌。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錢。出布告。出題目。出主意。5.出產;產生:出煤。出木材。我們廠里出了不少勞動模范。6.發生:出問題。這事兒出在1962年。7.出版: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書。8.發出;發泄:出芽兒。出汗。出天花。出氣。9.引文、典故等見于某處:語出《老子》。10.顯露:出名。出面。出頭。出洋相。11.顯得量多:機米做飯出飯。這面蒸饅頭出數兒。12.支出:出納。量入為出。13.跟“往”連用,表示向外:散會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傳奇中的一個大段落叫一出,戲曲的一個獨立劇目也叫一出:三出戲。15.趨向動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向外、顯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張紙。跑出大門。看出問題。做出成績。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吐】:[tǔ]1.使東西從嘴里出來:吐核兒(húr)。吐痰。2.從口兒或縫兒里長出來或露出來:吐穗兒。吐絮。蠶吐絲。3.說出來:談吐。吐露。吐字。吐實情。[tù]1.(消化道或呼吸道里的東西)不自主地從嘴里涌出:嘔吐。吐血。上吐下瀉。2.比喻被迫退還侵占的財物。
【語】:[yǔ]1.話:語言。語音。漢語。外語。成語。千言萬語。2.說:細語。低語。不言不語。默默不語。3.諺語;成語:語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語言表示意思的動作或方式:手語。旗語。燈語。5.姓。[yù]告訴:不以語人。
“出言吐語”的近義詞
“出言吐語”的相關成語
“出言吐語”的關聯成語
出字的成語
言字的成語
吐字的成語
語字的成語
出開頭的成語
言開頭的成語
吐開頭的成語
語開頭的成語
chu的成語
yan的成語
tu的成語
yu的成語
cyty的成語
出言什么什么的成語
出什么吐什么的成語
出什么什么語的成語
什么言吐什么的成語
什么言什么語的成語
什么什么吐語的成語
“出言吐語”造句
出言吐語勿忘有容乃大行為舉止切記惡小不為。
她嚇人的地方倒不是默不作聲,而是她出言吐語時聲調總是那么高高在上,自命不凡,這叫伊麗莎白立刻想起了韋翰先生的話。
他出言吐語含混不清,喉嚨眼里好象灌進了不少泥漿似的.
他那一套禮貌舉止,也象他的出言吐語一樣,已經陳腐不堪.
令堂也瑣碎些,只是逆來順受,不該這等放潑,出言吐語,教道鄉村。
母親實在太厭惡他了,因此伊麗莎白有時候竟會認為,即使以他財產地位,也挽回不了母親的心,可是,母親對這門婚姻無論是堅決反對也好,欣喜若狂也好,她的出言吐語反正都是不得體。
后來知道茹家是京劇世家,又是在“富連成”錘煉出來的,上了臺出言吐語,舉手投足,都有講究。
* 出言吐語的意思 出言吐語的成語解釋 出言吐語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