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元元的成語 (35個)
-
21
元兇巨惡
- 成語拼音:
- yuán xiōng jù è
- 成語解釋:
- 指為人所憎惡的罪魁禍首
- 成語出處:
-
22
一元復始
- 成語拼音:
- yī yuán fù shǐ
- 成語解釋:
- 指新的一年的開始。并常以下句“萬象更新”合成春聯。
- 成語出處:
- 《公羊傳 隱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
-
23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 成語拼音:
- zhāo zhāo hán shí,yè yè yuán xiāo
- 成語解釋:
- 寒食:清明節;元宵:元宵節。早晚都像過節一樣。形容生活奢華,整天尋歡作樂
- 成語出處:
- 元·白仁甫《梧桐雨》第一折:“寡人自從得了楊妃,真所謂:‘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也。”
-
24
鉤元摘秘
- 成語拼音:
- gōu yuán zhāi mì
- 成語解釋:
- 探取精微,采摘奧秘。
- 成語出處:
- 鄭觀應《盛世危言·藏書》:“或鉤元摘秘,著古今未有之奇書。”
-
25
還元返本
- 成語拼音:
- hái yuán fǎn běn
- 成語解釋:
- 見“還原反本”。
- 成語出處: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56卷:“土能藏木金水火,而土自亦歸于土,故墓亦在辰土,是謂還元返本,歸根復命之道。”
-
26
樹元立嫡
- 成語拼音:
- shù yuán lì dí
- 成語解釋:
- 謂立嫡長子為儲君。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沈約《立太子恩詔》:“王公卿士,咸以為樹元立嫡,有邦所先,守器傳統,于斯為重。”
-
27
通元識微
- 成語拼音:
- tōng yuán shí wēi
- 成語解釋:
- 通曉玄奧微妙的道理。
- 成語出處:
- 明·張居正《禮樂記》:“孔子睹廟器而知持盈之理,聆琴音而思文王之德,倘有通元識微之士,能于器數之間,仰溯圣人之蘊者,則有司存焉。”
-
28
壓倒元白
- 成語拼音:
- yā dǎo yuán bái
- 成語解釋:
- 元、白:指唐代詩人元稹和白居易。用來比喻作品勝過同時代有名的作家。
- 成語出處: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我今日壓倒元白。”
-
29
元惡未梟
- 成語拼音:
- yuán è wèi xiāo
- 成語解釋:
- 元惡:首惡;梟:懸頭示眾。指首惡沒有受到懲治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
-
30
元經秘旨
- 成語拼音:
- yuán jīng mì zhǐ
- 成語解釋:
- 微妙的道理。
- 成語出處:
- 清·袁枚《續新齊諧·雁巖仙女》:“所說言語,都是元經秘旨,不能記憶。”
-
31
元龍豪氣
- 成語拼音:
- yuán lóng háo qì
- 成語解釋:
- 元龍:三國時陳登,字元龍,曾慢待許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志·陳登傳》:“氾曰:‘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
-
32
元兇首惡
- 成語拼音:
- yuán xiōng shǒu è
- 成語解釋:
- 罪魁禍首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0回:“據著我胸襟膽氣,焉敢拒敵官軍,剪除君側元兇首惡?”
-
33
一元大武
- 成語拼音:
- yī yuán dà wǔ
- 成語解釋:
- 指古時祭祀用的牛。
- 成語出處:
- 《禮記·曲禮下》:“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
-
34
鉤元提要
- 成語拼音:
- gōu yuán tí yào
- 成語解釋:
- 鉤:探索;提:舉出;要:綱要。探取精微,摘出綱要。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進學解》:“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
-
35
蒲元識水
- 成語拼音:
- pú yuán shí shuǐ
- 成語解釋:
- 蒲元:人名。指實踐經驗十分豐富
- 成語出處:
- 《太平御覽》:“君以淬刀,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雜。君以刀畫水,言雜八升。”
* 關于元元的成語 形容元元的成語 描述元元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