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兒女的成語 (52個)
-
21
身操井臼
- 成語拼音:
- shēn cāo jǐng jiù
- 成語解釋:
- 語本《后漢書 馮衍傳下》:“衍娶北地任氏女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兒女常自操井臼。”后因以“身操井臼”指親自操持家務。
- 成語出處:
- 語出《后漢書·馮衍傳下》:“衍娶北地任氏女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兒女常自操井臼。”
-
22
男室女家
- 成語拼音:
- nán shì nǚ jiā
- 成語解釋:
- 猶男婚女嫁。指兒女成家。
- 成語出處:
- 明 汪廷訥《獅吼記 贈妾》:“男室女家,大倫攸系,天長地久,樂意相關。”
-
23
兒女夫妻
- 成語拼音:
- ér nǚ fū qī
- 成語解釋:
- 從小在一起長大的原配夫妻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村樂堂》第二折:“他是你兒女夫妻,做這等勾當,你告他去,我是證見。”
-
24
金枷玉鎖
- 成語拼音:
- jīn jiā yù suǒ
- 成語解釋:
- 枷:套在脖子上的刑具;鎖:用鐵環連接而成的刑具。比喻兒女既是父母的寶貝,又是負擔和包袱。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小張屠》第二折:“到來日只少個殃人禍,兒女是金枷玉鎖。”
-
25
大男小女
- 成語拼音:
- dà nán xiǎo nǚ
- 成語解釋:
- 長男幼女。指兒女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東平府》第二折:“謝天謝地好收成,大男小女笑欣欣。”
-
26
兒大不由娘
- 成語拼音:
- ér dà bù yóu niáng
- 成語解釋:
- 由:聽從,順從。兒女長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
- 成語出處: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9回:“別說我是他妗子,我就是他娘,他‘兒大不由娘’,我也管不的他。”
-
27
兒大不由爺
- 成語拼音:
- ér dà bù yóu yé
- 成語解釋:
- 由:聽從,順從。兒女長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32回:“如今就是你把你大爺叫起來,兒大不由爺,他也管我不住。”
-
28
兒行千里母擔憂
- 成語拼音:
-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
- 成語解釋:
- 兒女出門在外,母親總是不放心。形容母愛真摯
- 成語出處:
- 清 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4回:“你這個冤家,在何處飲酒,這早晚方回,全不知兒行千里母擔憂。”
-
29
男婚女嫁
- 成語拼音:
- nán hūn nǚ jià
- 成語解釋:
- 指兒女成家。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逸民傳 向長》:“建武中,男女聚嫁既畢,敕斷家事勿相關,當如我死也。”
-
30
男婚女聘
- 成語拼音:
- nán hūn nǚ pìn
- 成語解釋:
- 指兒女成家。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金線池》第三折:“沒來由強風情,則可喜,男婚女聘。”
-
31
賣兒貼婦
- 成語拼音:
- mài ér tiē fù
- 成語解釋:
- 指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兒女賣給別人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 良政傳 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賣兒貼婦錢,佛若有知,當悲哭哀愍。”
-
32
紅絲待選
- 成語拼音:
- hóng sī dài xuǎn
- 成語解釋:
- 選:選擇,挑選。指為女兒擇女婿
- 成語出處:
-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牽紅絲娶婦》:“元振欣然從命。遂牽一紅絲線,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隨夫貴達也。”
-
33
挈婦將雛
- 成語拼音:
- qiè fù jiāng chú
- 成語解釋:
- 挈:帶領;雛:幼兒。帶著妻子兒女
- 成語出處:
- 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
-
34
膝下猶虛
- 成語拼音:
- xī xià yóu xū
- 成語解釋:
- 膝:膝蓋;虛:空。膝蓋下還空著。指沒有兒女
- 成語出處:
-
35
春暉寸草
- 成語拼音:
- chūn huī cùn cǎo
- 成語解釋:
- 春暉:春天的陽光;比喻父母對兒女的慈愛撫養。寸草:一寸長的小草;比喻子女對父母的養育之恩的無限感戴心情。
- 成語出處:
- 唐·孟郊《游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36
綠葉成陰
- 成語拼音:
- lǜ yè chéng yīn
- 成語解釋:
- 指綠葉繁茂覆蓋成蔭。比喻女子青春已逝,兒女成行
- 成語出處:
- 宋 計有功《唐詩紀事 杜牧》:“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
37
青梅竹馬
- 成語拼音:
- qīng méi zhú mǎ
- 成語解釋:
- 青梅:青的梅子;竹馬:指小孩將竹竿騎在襠下做馬。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玩耍游戲的樣子。現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
- 成語出處:
- 唐 李白《長干行》詩:“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
38
易子而食
- 成語拼音:
- yì zǐ ér shí
- 成語解釋:
- 子:指兒女。原指春秋時宋國被圍,城內糧盡,百姓交換子女以當食物。后形容災民極其悲慘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
39
罪不及孥
- 成語拼音:
- zuì bù jí nú
- 成語解釋:
- 孥:妻子與兒女的統稱。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雖然罪不及孥,只是我死之后,無路可投。”
-
40
耳鬢廝磨
- 成語拼音:
- ěr bìn sī mó
- 成語解釋:
- 鬢:鬢發;臉頰兩旁靠近耳朵的軟發;廝:互相;磨:擦。頭靠得很近;耳邊的頭發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兒女朝夕相處親密無間的情態。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2回:“咱們從小耳鬢廝磨,你不曾拿我當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 關于兒女的成語 形容兒女的成語 描述兒女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