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作的成語 (258個)
-
161
狂風大作
- 成語拼音:
- kuáng fēng dà zuò
- 成語解釋:
- 刮大風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79回:“初時穿林透樹,次后走石飛砂,須臾白浪掀天,頃刻黑云覆地,紅日無光,狂風大作。”
-
162
苦中作樂
- 成語拼音:
- kǔ zhōng zuò lè
- 成語解釋:
- 在困苦中勉強自尋歡樂。
- 成語出處:
- 宋 陳造《同陳宰黃簿游靈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輩可謂忙里偷閑,苦中作樂。’”
-
163
拉大旗作虎皮
- 成語拼音:
- lā dà qí zuò hǔ pí
- 成語解釋: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成語出處:
-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首先應該掃蕩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著自己,去嚇唬別人。”
-
164
菱角磨作雞頭
- 成語拼音:
- líng jiǎo mó zuò jī tóu
- 成語解釋:
- 比喻困難大,波折多。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書齋壁》詩:“平生憂患苦縈纏,菱刺磨成芡實圓。”自注:“俗謂困折多者謂菱角磨作雞頭。”
-
165
亂作一團
- 成語拼音:
- luàn zuò yī tuán
- 成語解釋:
- 混雜在一起,形容極為混亂
- 成語出處:
- 魯迅《熱風 隨感錄三十三》:“他拿了儒、道士、和尚、耶教的糟粕,亂作一團,又密密的插入鬼話。”
-
166
磨杵作針
- 成語拼音:
- mó chǔ zuò zhēn
- 成語解釋:
- 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難的事也能成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頤養·止憂》:“人非鐵石,奚堪磨杵作針;壽豈泥沙,不禁委塵入土。”
-
167
謀道作舍
- 成語拼音:
- móu dào zuò shě
- 成語解釋:
- 造房子請教路人。比喻人多嘴雜,意見紛紛,辦不成事。
- 成語出處:
- 宋·宋祁《雜說》:“謀道作舍,三年弗架。”
-
168
蠻來生作
- 成語拼音:
- mán lái shēng zuò
- 成語解釋:
- 形容強迫。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6回:“豈有此理!這事可是蠻來生作得的嗎?”
-
169
明人不作暗事
- 成語拼音:
- míng rén bù zuò àn shì
- 成語解釋:
- 心地光明的人不做偷偷摸摸的事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9回:“這伙計既到上海之后,心想不要把他冒冒失失的一告,他其中怕別有因由。而且明人不作暗事。”
-
170
磨磚作鏡
- 成語拼音:
- mó zhuān zuò jìng
- 成語解釋:
- 磨磚頭成鏡子。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仰首座求鈍庵》詩:“掘井及泉那用巧,磨磚作鏡未為愚。”
-
171
弄虛作假
- 成語拼音:
- nòng xū zuò jiǎ
- 成語解釋:
- 虛假;不實;制造假的現象以欺騙別人。
- 成語出處:
- 廖魯言《一九五九年農業戰線的任務》:“在執行生產計劃的全部過程中,也應該實事求是,力戒浮夸和弄虛作假。”
-
172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成語拼音:
- píng shēng bù zuò kuī xīn shì,yè bàn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
- 成語解釋: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成語出處:
- 魯迅《天花的薔薇》:“‘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乙校不自心虛,怎能給恐嚇呢?”
-
173
朋比作奸
- 成語拼音:
- péng bǐ zuò jiān
- 成語解釋:
- 見“朋比為奸”。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且君為臣之標率,君不向道,臣下將化之,而朋比作奸,天下事尚忍言哉?”
-
174
憑險作守
- 成語拼音:
- píng xiǎn zuò shǒu
- 成語解釋:
- 憑:靠著。憑依地勢險要而堅守
- 成語出處:
- 《南史·梁武帝紀·封梁公策》:“憑險作守,兵食兼資,風激電駭,莫不震疊。”
-
175
蹺蹊作怪
- 成語拼音:
- qiāo qī zuò guài
- 成語解釋:
- 蹺蹊:奇怪。奇怪多端
- 成語出處:
-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只因這封簡帖兒,變出一本蹺蹊作怪底小說來。”
-
176
親上作親
- 成語拼音:
- qīn shàng zuò qīn
- 成語解釋:
- 親戚間再結姻親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0回:“又聽見二奶奶說,寶玉的事,老太太總是要親上作親的,憑誰來說親,橫豎不中用。”
-
177
強作解人
- 成語拼音:
- qiǎng zuò jiě rén
- 成語解釋:
- 指不明真意而亂發議論的人。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謝安年少時,請阮光祿道《白馬論》,為論以示謝。于時謝不即解阮語,重相咨盡。阮乃嘆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得。’”
-
178
巧作名目
- 成語拼音:
- qiǎo zuò míng mù
- 成語解釋:
- 巧立名目。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論役法差雇利害起請畫一狀》:“今來計會六色人戶故免役錢,正與添錢無異,雖巧作名目,其實一般。”
-
179
認雞作鳳
- 成語拼音:
- rèn jī zuò fèng
- 成語解釋:
- 佛教語。謂認凡庸為珍貴。
- 成語出處:
- 《萬善同歸集》卷一:“如楚國愚人認雞作鳳,猶春池小果執石為珠。但任淺近之情,不探深密之旨。”
-
180
認奴作郎
- 成語拼音:
- rèn nú zuò láng
- 成語解釋:
- 謂顛三倒四,糊里糊涂。
- 成語出處:
- 《景德傳燈錄·良價禪師》:“師曰:‘城中不顛倒,因什么認奴作郎?’”
* 關于作作的成語 形容作作的成語 描述作作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