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作的成語 (258個)
-
141
惡作劇
- 成語拼音:
- è zuò jù
- 成語解釋:
- 捉弄人的使人難堪的行動。
- 成語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嬰寧》:“觀其孜孜憨笑,似全無心肝者,而墻下惡作劇,其黠孰甚焉!”
-
142
蜂出并作
- 成語拼音:
- fēng chū bìng zuò
- 成語解釋:
- 蜂出:像群蜂出巢,多而雜亂;作:興起。形容紛紛興起,層出疊見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是以九家之術,蜂出?作。”
-
143
逢場作戲
- 成語拼音:
- féng chǎng zuò xì
- 成語解釋:
- 逢:碰到;遇到。場:戲劇曲藝雜技演出的場地。原指賣藝要遇到適當的地方就開場表演。后用以比喻在一定的場合下隨意應酬;偶而湊湊熱鬧。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南岳讓禪師法嗣 江西馬祖道一禪師》:“竿木隨身,逢場作戲。”
-
144
蜂蠆作于懷袖
- 成語拼音:
- fēng chài zuò yú huái xi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出乎意外的驚嚇。
- 成語出處:
- 《晉書·劉毅傳》:“蜂蠆作于懷袖,勇夫為之驚駭,出于意外故也。”
-
145
忿然作色
- 成語拼音:
- fèn rán zuò sè
- 成語解釋:
- 因忿怒而變了臉色。
- 成語出處:
- 孫臏《孫臏兵法 威王問》:“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日其急則也。”
-
146
犯上作亂
- 成語拼音:
- fàn shàng zuò luàn
- 成語解釋:
- 犯:干犯。封建統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義。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
147
翻手作云覆手雨
- 成語拼音:
- fān shǒu zuò yún fù shǒu yǔ
- 成語解釋:
- 翻:反轉;覆:反覆。形容人反復無常或慣于玩弄權術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貧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
-
148
翻天作地
- 成語拼音:
- fān tiān zuò dì
- 成語解釋:
- 猶言翻天覆地。形容鬧得很兇。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李雄見打得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鬧將起來。”
-
149
觀機而作
- 成語拼音:
- guān jī ér zuò
- 成語解釋:
- 見“觀機而動”。
- 成語出處:
- 《隋書·賀婁子幹傳》:“今臣在此,觀機而作,不得準詔行事。”
-
150
故態復作
- 成語拼音:
- gù tài fù zuò
- 成語解釋:
- 指舊的習氣或毛病等又出現了。同“故態復萌”。
- 成語出處: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八大王》:“今老將就木,潦倒不能橫飛,故態復作,我自不懈耳。”
-
151
敢作敢為
- 成語拼音:
- gǎn zuò gǎn wéi
- 成語解釋:
- 做事果敢,不怕風險,無所顧忌
- 成語出處:
- 明 王士性《廣志繹 江南諸省》:“此自英雄大略之主,敢作敢為之事,意到即行。”
-
152
故作玄虛
- 成語拼音:
- gù zuò xuán xū
- 成語解釋:
- 猶故弄玄虛。
- 成語出處:
- 《十月》1981年第1期:“‘你知道我們兩個之間的關系嗎?’我眉毛一揚,故作玄虛地問她。”
-
153
故作鎮靜
- 成語拼音:
- gù zuò zhèn jìng
- 成語解釋:
- 指故意裝做心情安定
- 成語出處:
-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六章:“小齊自知不妙,卻故作鎮定:‘怎么,我說的不合適么?’”
-
154
禍作福階
- 成語拼音:
- huò zuò fú jiē
- 成語解釋:
- 階:憑借。禍與福有相互轉化的可能,災禍過后即可能有福的降臨
- 成語出處:
- 晉·盧諶《贈劉琨一首》:“福為禍始,禍作福階。”
-
155
混作一談
- 成語拼音:
- hùn zuò yī tán
- 成語解釋:
- 見“混為一談”。
- 成語出處:
-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拳術與拳匪》:“中國近來每與柔術混作一談,其實是兩件事。”
-
156
見幾而作
- 成語拼音:
- jiàn jī ér zuò
- 成語解釋:
- 幾:通“機”,時機;作:行動。指抓住有利時機及時采取行動
- 成語出處:
- 《周易 系辭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
157
見機而作
- 成語拼音:
- jiàn jī ér zuò
- 成語解釋:
- 看到適當時機立即行動。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將苑 應機》:“夫必勝之術,合變之形,在于機也。非智者孰能見機而作乎?”
-
158
舉酒作樂
- 成語拼音:
- jǔ jiǔ zuò yuè
- 成語解釋:
- 舉:舉辦;樂:音樂。舉行酒宴,奏起樂曲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朱然傳》:“然既獻捷,群臣上賀,權乃舉酒作樂。”
-
159
煎水作冰
- 成語拼音:
- jiān shuǐ zuò bī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可能的事。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魏志 高堂隆傳》:“以若所為,求若所致,猶緣木求魚,煎水作冰,其不可得,明矣。”
-
160
九原可作
- 成語拼音:
- jiǔ yuán kě zuò
- 成語解釋:
- 九原: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稱墓地;作:起,興起。設想死者再生。
- 成語出處:
- 《國語·晉語八》:“趙文子與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誰與歸?’”
* 關于作作的成語 形容作作的成語 描述作作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