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說的成語 (177個)
-
21
芥納須彌
- 成語拼音:
- jiè nà xū mí
- 成語解釋:
- 須彌:傳說中的古印度山名。佛教說法,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須彌大山或整個世界
- 成語出處:
-
22
鯉魚跳龍門
- 成語拼音:
- lǐ yú tiào lóng mén
- 成語解釋:
- 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 成語出處:
- 《埤雅 釋魚》:“俗說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唯鯉或然。”
-
23
搖鵝毛扇
- 成語拼音:
- yáo é máo shàn
- 成語解釋:
- 傳說諸葛亮常手執羽扇指揮作戰,后世舞臺上出現的一些軍師也多執羽扇。因以“搖鵝毛扇”比喻出謀畫策。
- 成語出處: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一:“大家都說他是一個搖鵝毛扇的,是一個唱傀儡戲的提線的人。”
-
24
只鸞單鳳
- 成語拼音:
- zhī luán dān fèng
- 成語解釋:
- 只:獨,單;鸞:傳說中風凰一類的鳥。沒有配偶,孤零的一個
- 成語出處:
- 元·王子一《誤人桃源》第二折:“他年不騎鶴,何日可登鰲,今夜恰乘龍,說甚的只鸞單鳳,天與配雌雄。”
-
25
魑魅魍魎
- 成語拼音:
- chī mèi wǎng liǎng
- 成語解釋:
-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傳說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魎:亦作“罔兩”;古代傳說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來比喻各種各樣的壞人。原作“魑魅罔兩”。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三年》:“魑魅魍魎,莫能逢之。”
-
26
青鳥傳音
- 成語拼音:
- qīng niǎo chuán yīn
- 成語解釋:
- 青鳥:傳說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鳥。指使者傳遞信息
- 成語出處:
- 《漢武帝故事》:“有二青鳥如烏,俠侍王母旁。”
-
27
青鳥使者
- 成語拼音:
- qīng niǎo shǐ zhě
- 成語解釋:
- 青鳥:傳說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鳥。指傳遞書信的使者
- 成語出處:
- 《漢武帝故事》:“有二青鳥如烏,俠侍王母旁。”
-
28
瑤池女使
- 成語拼音:
- yáo shi nǚ shǐ
- 成語解釋:
- 傳說西王母住在瑤池,以青鳥為使者,向漢武帝傳遞消息。后用“瑤池女使”指傳信的使者。
- 成語出處:
- 清·孔尚任《桃花扇·題畫》:“望咫尺青天,那有個瑤池女使,偷遞情箋。”
-
29
拔宅飛升
- 成語拼音:
- bá zhái fēi shēng
- 成語解釋:
-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傳說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參見“拔宅上升
- 成語出處:
- 語出《太平廣記》卷十四引《十二真君傳 許真君》:“真君以東晉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舉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
-
30
拔宅上升
- 成語拼音:
- bá zhái shà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傳說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 成語出處:
- 宋 李昉《太平廣記》第14卷引《十二真君傳 許真君》:“真君以東晉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舉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
-
31
螭魅罔兩
- 成語拼音:
- chī mèi wǎng liǎng
- 成語解釋:
- 螭:通“魑”,古代傳說中山澤的鬼怪妖精。比喻各種各樣的壞人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三年》:“螭魅罔兩,莫能逢之。”
-
32
彩衣娛親
- 成語拼音:
- cǎi yī yú qīn
- 成語解釋:
- 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菜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笑。后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列女傳》:“老萊子孝養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彩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臥地為小兒蹄,或美鳥鳥于親側。”
-
33
河清人壽
- 成語拼音:
- hé qīng rén shòu
- 成語解釋:
- 古時傳說黃河水千年一清,因以“河清人壽”極言人之長壽。
- 成語出處:
- 清·顧貞觀《金縷曲·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詞之二:“但愿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后。”
-
34
狐疑不斷
- 成語拼音:
- hú yí bù duàn
- 成語解釋:
- 狐疑:猶豫,狐性多疑。傳說狐貍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時決定不下來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劉表傳》:“表狐疑不斷,乃遣嵩詣操,觀望虛實。”
-
35
金釵鈿合
- 成語拼音:
- jīn chāi diàn hé
- 成語解釋:
- 金釵:婦女的首飾;鈿合:裝珠寶的盒子。傳說中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定情信物。指華美的首飾
- 成語出處:
- 唐·陳鴻《長恨歌傳》:“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導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
-
36
酒池肉林
- 成語拼音:
- jiǔ chí ròu lín
- 成語解釋:
- 古代傳說,殷紂以酒為池,以肉為林,為長夜之飲。原指荒淫腐化、極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極多。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張騫傳》:“行賞賜,酒池肉林。”
-
37
嚼墨噴紙
- 成語拼音:
- jué mò pēn zhǐ
- 成語解釋:
- 本是傳說,后形容人能寫文章。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神仙傳·班孟》:“班孟者,不知何許人……又能吞墨,舒紙著前,嚼墨噴之,皆成文字,滿紙各有意義。”
-
38
刻畫無鹽
- 成語拼音:
- kè huà wú yán
- 成語解釋:
- 古代傳說中的丑女。精細地描繪無鹽;把丑婦當作美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 周顗傳》:“庚亮嘗謂顗曰:‘諸人咸以君方樂廣。’顗曰:‘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
-
39
牛郎織女
- 成語拼音:
- niú láng zhī nǚ
- 成語解釋:
- 牛郎織女是從牽牛星和織女星兩個星名衍化而成的傳統神話中的兩個主角。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織造云錦;但跟牛郎結婚以后;就中斷織錦;致使天帝震怒;責令分離;每年七夕準相會一次。現比喻夫妻長期分離。
- 成語出處:
- 《群音類選 南西廂記》:“你影只形單,羞睹牛郎織女星。”
-
40
女媧補天
- 成語拼音:
- nǚ wā bǔ tiān
- 成語解釋:
- 女媧:傳說中上古女帝名。有說是伏羲的妹妹;有說是伏羲的妻子。相傳共工氏祝融敗;斗觸不周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覽冥訓》:“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 關于傳說的成語 形容傳說的成語 描述傳說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