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人民的成語 (210個)

    101

    不畏死

    成語拼音:
    mín bù wèi sǐ
    成語解釋:
    畏:懼怕。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成語出處:
    《老子》第七十四章:“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102

    保于信

    成語拼音:
    mín bǎo yú xìn
    成語解釋:
    指執政的有信還要有義,才能受到擁護。
    成語出處:
    《左傳·定公十四年》:“諺曰:‘保于信。’吾以信義也。”
    103

    社稷生

    成語拼音:
    shè jì shēng mín
    成語解釋: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國家。指國家與
    成語出處:
    傅抱石《鄭板橋集前言》:“何與于社稷生之計,三百篇之旨哉?”
    104

    生靈涂地

    成語拼音:
    shēng líng tú dì
    成語解釋:
    生靈:百姓;涂:泥沼。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處于極端困苦的境地。
    成語出處:
    宋 邵伯溫《聞見前錄》:“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靈涂地。”
    105

    上下交困

    成語拼音:
    shàng xià jiāo kùn
    成語解釋:
    指上面(政府)下面()都處于困難的境地。
    成語出處:
    《清史稿 食貨志一》:“以中國所有財產抵借外債,積數十年不能清償。攤派加捐,上下交困。”
    106

    荼毒生

    成語拼音:
    tú dú shēng mín
    成語解釋:
    荼毒:毒害,殘害。指殘害
    成語出處:
    唐·李華《吊古戰場文》:“秦起長城,竟海為關,荼毒生,萬里朱殷。”
    107

    為國為

    成語拼音:
    wéi guó wéi mín
    成語解釋:
    指不謀私利,為國家和效力。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一折:“有為國為賢才,因苦諫不聽,反遭誅戮。”
    108

    詢遷詢謀

    成語拼音:
    xún qiān xún móu
    成語解釋:
    謂國家的安危、國都的遷徙、國君的擁立,都要征求的意見。語本《周禮·秋官·小司寇》:“小司寇之職,掌外朝之政,以致萬而詢焉。一曰詢國危;二曰詢國遷;三曰詢立君。”
    成語出處:
    語出《周禮·秋官·小司寇》:“小司寇之職,掌外朝之政,以致萬而詢焉。一曰詢國危;二曰詢國遷;三曰詢立君。”
    109

    同俗

    成語拼音:
    yī mín tóng sú
    成語解釋:
    謂使的思想風俗齊同。
    成語出處:
    語出《晏子春秋·問上十八》:“古者百里而異習,千里而殊俗。故明王修道,一同俗。”
    110

    同憂

    成語拼音:
    yǔ mín tóng yōu
    成語解釋:
    憂:憂患。與共憂患
    成語出處:
    宋·蘇舜欽《詣匭疏》:“豈上位務在鎮靜,不須與同憂也?”
    111

    休息

    成語拼音:
    yǔ mín xiū xī
    成語解釋:
    與:幫助;休息:修養生息。幫助休養生息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昭帝紀》:“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光知時務之要,輕徭薄賦,與休息。”
    112

    淵魚叢爵

    成語拼音:
    yuān yú cóng jué
    成語解釋:
    《孟子·離婁上》:“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鹯也;為湯武驅者,桀與紂也。”后以“淵魚叢爵”比喻為政不善,結果驅使投向敵方。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上》:“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鹯也;為湯武驅者,桀與紂也。”
    113

    育德

    成語拼音:
    zhèn mín yù dé
    成語解釋:
    振:通“賑”,救濟。指接濟、幫助,涵養自己的德性
    成語出處:
    《周易·蠱》:“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育德。”
    114

    除暴安良

    成語拼音:
    chú bào ān liáng
    成語解釋:
    暴:暴徒;泛指給帶來危害的;安:安順、安撫;良:善良的;良。除掉為非作歹的壞;安撫善良的百姓。也作“安良除暴”。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0回:“俺聞劍客行為莫不至公無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惡報;至除暴安良,尤為切要。”
    115

    之口,甚于防川

    成語拼音:
    fáng ré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成語解釋:
    防:阻止;甚:超過;川:河流。想堵住的嘴,比堵塞河川還難。指不讓說話,是不明智的
    成語出處:
    《晉書·孔嚴傳》:“古為政,防之口,甚于防川。”
    116

    鶴歸華表

    成語拼音:
    hè guī huá biǎo
    成語解釋:
    晉陶潛《搜神后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遂高上沖天。”后常用“鶴歸華表”感嘆世的變遷。
    成語出處:
    晉·陶潛《搜神後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學道于靈虛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遂高上沖天。”
    117

    濟世安

    成語拼音:
    jì shì ān rén
    成語解釋:
    拯救時世,安定
    成語出處:
    唐·劉禹錫《哭呂衡州》:“一夜霜風雕玉芝,蒼生望絕士林悲,空懷濟世安略,不見男婚女嫁時。”
    118

    城郭

    成語拼音:
    rén mín chéng guō
    成語解釋:
    城郭:城墻。城郭還是舊有的,可都不是原來的。感嘆事態變遷,物是非。
    成語出處:
    晉·陶潛《搜神后記》卷一:“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非,何不學仙冢壘壘。”
    119

    率獸食

    成語拼音:
    shuài shòu shí rén
    成語解釋:
    率:帶領。帶著野獸來吃。比喻統治者虐害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也。”
    120

    怨聲載道

    成語拼音:
    yuàn shēng zài dào
    成語解釋:
    載:充滿;道:道路。怨恨的聲音充塞道路。形容群眾普遍的強烈的不滿和怨恨。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李固傳》:“前孝安皇帝內任伯榮、樊豐之屬,外委固廣、謝惲之徒,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載道。”
    * 關于人民的成語 形容人民的成語 描述人民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