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1118個)

    121

    興妖作怪

    成語拼音:
    xīng yāo zuò guài
    成語解釋:
    原指妖怪裝神弄鬼或興事害。現多喻無事生非;制造事端;暗中破壞搗亂。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碧桃花》:“你既然還有陽壽,陰曹地府不管,你卻這等興妖作怪。”
    122

    一傅眾咻

    成語拼音:
    yī fù zhòng xiū
    成語解釋:
    傅:教導;咻:喧鬧。一個教導,眾吵鬧干擾。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一齊傅之,眾楚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123

    眢井瞽

    成語拼音:
    yuān jǐng gǔ rén
    成語解釋:
    眢井:枯井;瞽:瞎子。處于枯井中的瞎子。喻毫無見識的庸
    成語出處:
    嚴復《救亡決論》:“蓋非西學洋文,則無以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將僅得其皮毛,眢井瞽,其無救于亡也審矣。”
    124

    魚龍混雜

    成語拼音:
    yú lóng hùn zá
    成語解釋:
    喻壞和好混雜在一起;成分復雜。
    成語出處:
    唐 張志和《和漁夫詞》十三:“風攪長空浪攪風,魚龍混雜一川中。”
    125

    引狼入室

    成語拼音:
    yǐn láng rù shì
    成語解釋:
    引:招引;把狼引到室內。喻自己把壞或敵招引進來。
    成語出處:
    元 張國寶《羅李郎》:“我不是引的狼來屋里窩,尋得蛐蜒鉆耳朵。”
    126

    一鳴驚

    成語拼音:
    yī míng jīng rén
    成語解釋:
    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的成績。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
    127

    得道,雞犬飛升

    成語拼音:
    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fēi shēng
    成語解釋:
    喻一個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也都跟著沾光
    成語出處:
    魯迅《二心集·張資平氏的“小說學”》:“但作者一轉方向,則一得道,雞犬飛升,何況神仙的遺蛻呢。”
    128

    得道,雞犬升天

    成語拼音:
    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shēng tiān
    成語解釋:
    一個得道面仙,全家連雞、狗也都隨之升天。喻一個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也都跟著得勢。
    成語出處:
    漢 王充《論衡 道虛》:“淮南王學道,招會天下有道之,傾一國之尊,下道術之士,是以道術之士并會淮南,奇方異術,莫不爭出。王遂得道,舉家升天,畜產皆仙,犬吠于天上,雞鳴于云中。”
    129

    飛升,仙及雞犬

    成語拼音:
    yī rén fēi shēng,xiān jí jī quǎn
    成語解釋:
    用以喻一得勢,與其有關者亦皆隨之發跡。多含諷刺意。同“一得道,雞犬升天”。
    成語出處:
    語出漢 淮南王劉安舉家升天的傳說。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促織》:“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并受促織恩蔭。聞之:‘一飛升,仙及雞犬。’信夫!”
    130

    高升,眾得濟

    成語拼音:
    yī rén gāo shēng,zhòng rén dé jì
    成語解釋:
    喻一個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也都跟著沾光
    成語出處:
    梁斌《紅旗譜》第一卷:“一高升,眾得濟。你一個掙錢,一大家子不受急窄了。”
    131

    之利

    成語拼音:
    yú rén zhī lì
    成語解釋:
    喻第三者。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6卷:“他日可以在里頭看景生情,得些漁之利。”
    132

    樂山樂水

    成語拼音:
    yào shān yào shuǐ
    成語解釋:
    樂:喜愛,愛好。有喜愛山,有喜愛水。喻各的愛好不同。
    成語出處:
    《論語·雍也》:“知者樂山,仁者樂水。”
    133

    御用文

    成語拼音:
    yù yòng wén rén
    成語解釋:
    御用:帝王所用。為帝王所豢養只知道歌功頌德的無聊文喻投靠有勢力的集團或有勢力的物而為之吹噓的文
    成語出處: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原來請他去編撰縣志的,偏又不肯歌功頌德,當一名乖乖的御用文,得罪了有頭有臉的家。”
    134

    矮檐下,怎敢不低頭

    成語拼音:
    zài rén ǎi yán xià,zěn gǎn bù dī tóu
    成語解釋:
    喻受制于,只得順從。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8回:“古道:‘不怕官,只怕管。’‘在矮檐下,怎敢不低頭。’只是小心便是。”
    135

    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成語拼音:
    zài rén wū yán xià,bù dé bù dī tóu
    成語解釋:
    喻受制于,只得順從
    成語出處:
    《上饒集中營·煉獄雜記》:“他勸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136

    坐無車公

    成語拼音:
    zuò wú chē gōng
    成語解釋:
    坐:通“座”,坐席;車公:晉車胤。喻宴會時沒有嘉賓
    成語出處:
    《晉書·車胤傳》:“又善于賞會,當時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無車公不樂’。”
    137

    眾議成林

    成語拼音:
    zhòng yì chéng lín
    成語解釋:
    指眾的議論可使相信平地上出現森林。喻流言多可以亂真。
    成語出處:
    《淮南子 說山訓》:“眾議成林,無翼而飛。”高誘注:“眾皆議平地生林,無翼之禽能飛,凡信之以為實然也。”
    138

    張牙舞爪

    成語拼音:
    zhāng yá wǔ zhǎo
    成語解釋:
    張:顯露;張開;張牙:張開嘴露著牙;舞:揮舞;揮動。原形容野獸兇猛的樣子。現多喻敵或壞猖狂兇惡的樣子。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 孔子項托相問書》:“魚生三日游于江湖,龍生三日張牙舞爪。”
    139

    裝妖作怪

    成語拼音:
    zhuāng yāo zuò guài
    成語解釋:
    裝扮妖怪騙喻故意做作,把事情弄得玄妙莫測。
    成語出處:
    清 古吳墨浪子《西湖佳話 白堤政跡》:“只應送來這些詩,不是陳腐,就是抄襲,若要新奇,便裝妖作怪,無一首看得上眼。”
    140

    舟中敵國

    成語拼音:
    zhōu zhōng dí guó
    成語解釋:
    同船的都成的敵喻大家反對,十分孤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若君不修德,舟中之盡為敵國也。”
    *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形容人比人的成語 描述人比人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