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1118個)

    781

    喪家之犬

    成語拼音:
    sàng jiā zhī quǎn
    成語解釋:
    失去主家的狗。喻失去靠山;無處投奔的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47回:“忙忙如喪家之犬,急急如漏網之魚。”
    782

    神龍見首不見尾

    成語拼音: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bù jiàn wěi
    成語解釋:
    原是談詩的神韻,后的行蹤詭秘,剛一露面又不見了。也喻言辭閃爍,使捉摸不透。
    成語出處:
    清 趙執信《談龍錄》:“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鱗而已,安得全體?”
    783

    僧來看佛面

    成語拼音:
    sēng lái kàn fó miàn
    成語解釋:
    僧:和尚。和尚來了要看在佛的面子招待他。喻看有關士的面子對待來者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這個是你王公公薦來的,僧來看佛面,不可輕慢于他。”
    784

    上樓去梯

    成語拼音:
    shàng lóu qù tī
    成語解釋:
    喻進行極其秘密的謀劃。也喻誘上當。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琦乃將亮游觀后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785

    司馬昭之心

    成語拼音:
    sī mǎ zhāo zhī xīn
    成語解釋:
    所共知的野心。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高貴鄉公傳》:“高貴鄉公卒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所知也。”
    786

    水潑不進

    成語拼音:
    shuǐ pō bù jìn
    成語解釋:
    形容十分嚴密。喻一個不接受意見或者一個單位拒絕和外界來往
    成語出處: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6回:“說著運動雙戟,正是戰鋒如刺,水潑不進。”
    787

    孫龐斗智

    成語拼音:
    sūn páng dòu zhì
    成語解釋:
    孫:孫臏;龐:龐涓。孫臏、龐涓各以智謀爭斗。喻昔日友今為仇敵,各逞計謀生死搏斗。也喻雙方用計較量高下。
    成語出處:
    《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
    788

    鼠憑社貴

    成語拼音:
    shǔ píng shè guì
    成語解釋:
    老鼠把窩做在土地廟下面,使不敢去挖掘。喻壞仗勢欺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沈約《恩幸傳論》:“曾不知鼠憑社貴,狐藉虎威,外無逼主之嫌。”
    789

    殺妻求將

    成語拼音:
    shā qī qiú jiàng
    成語解釋:
    春秋時,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喻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性的事。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齊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于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
    790

    笙磬同音

    成語拼音:
    shēng qìng tóng yīn
    成語解釋:
    事協調,關系和睦。
    成語出處:
    《詩經 小雅 鼓鐘》:“鼓鐘欽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791

    三遷之教

    成語拼音:
    sān qiān zhī jiào
    成語解釋:
    漢 劉向《列女傳》載:孟母帶著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喪;后遷居集市,又跟著學商自吹自夸;孟母遷居學堂附近,孟子從此學習禮節,要求上學。后用“孟母三遷”、“三遷之教”喻選擇居住合適的環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成語出處:
    漢·劉向《列女傳》載:孟母帶著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喪;后遷居集市,又跟著學商自吹自夸;孟母遷居學堂附近,孟子從此學習禮節,要求上學。
    792

    成虎

    成語拼音:
    sān rén chéng hǔ
    成語解釋:
    城里本沒有虎;但只要有三個說城里有虎;聽者就信以為真。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傳播;就能使信以為真。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矣。”
    793

    成市虎

    成語拼音:
    sān rén chéng shì hǔ
    成語解釋:
    三個謊報城市里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喻謠言重復多次,就能使信以為真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眾議成林,無翼而飛,三成市虎,一星能撓椎。”
    794

    須見血,救須救徹

    成語拼音:
    shā rén xū jiàn xiě,jiù rén xū jiù chè
    成語解釋:
    必須要看到流血,救必須徹底。喻做事要認真徹底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回:“魯智深道:‘殺須見血,救須救徹。灑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滄州。’”
    795

    社鼠城狐

    成語拼音:
    shè shǔ chéng hú
    成語解釋:
    社:土地廟。城墻上的狐貍,社廟里的老鼠。喻依仗權勢做惡,一時難以驅除的小
    成語出處:
    宋 李綱《八月十一日次茶陵縣入界湖南有感》詩:“巨蠹推窮付囹圄,社鼠城孤掃巢穴。”
    796

    水深火熱

    成語拼音:
    shuǐ shēn huǒ rè
    成語解釋:
    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民生活極為痛苦或國家災難深重。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797

    蛇鼠橫行

    成語拼音:
    shé shǔ héng xíng
    成語解釋:
    喻惡得勢、胡作非為
    成語出處:
    798

    撒手锏

    成語拼音:
    sā shǒu jiǎn
    成語解釋:
    小說中搏斗時突然用锏投殺敵的絕招,喻在危急時拿出看家本領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續小五義》第100回:“眾一看,全都哈哈大笑,說:‘倒有一宗撒手锏,沒聽見說會有撒手棍。’”
    799

    蛇神牛鬼

    成語拼音:
    shé shén niú guǐ
    成語解釋:
    牛頭的鬼,蛇身的神。形容作品虛幻怪誕。喻形形色色的壞
    成語出處:
    清·李必恒《謁浮山禹次昌黎石鼓韻作歌》:“楚俗紛紛竟淫祀,蛇神牛鬼爭媕婀。”
    800

    率獸食

    成語拼音:
    shuài shòu shí rén
    成語解釋:
    率:帶領。帶著野獸來吃喻統治者虐害民。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也。”
    *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形容人比人的成語 描述人比人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