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1118個)

    681

    輕塵棲弱草

    成語拼音:
    qīng chén qī ruò cǎo
    成語解釋:
    生無常。
    成語出處:
    漢·劉向《列女傳》:“生世間,如輕塵棲弱草耳,何至辛苦乃爾!”
    682

    求道于盲

    成語拼音:
    qiú dào yú máng
    成語解釋:
    盲:盲。向盲問路。喻向毫無所知的請教。
    成語出處:
    唐 韓愈《答陳生書》:“足下求速化之術,不于其,乃以訪愈,是所謂借聽于聾,求道于盲。”
    683

    齊東野語

    成語拼音:
    qí dōng yě yǔ
    成語解釋:
    齊東:齊國的東部;野語:鄉下的話。孟子蔑視農民,認為他們說的話沒有根據,聽信不得。喻荒唐而沒有根據的話。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之語也。”
    684

    棋高一著,束手縛腳

    成語拼音:
    qí gāo yī zhāo,shù shǒu fù jiǎo
    成語解釋:
    一著:下棋時走一步。跟棋藝自己高的下棋,自己顯得笨拙。喻技術高一頭,對方就無法施展本領
    成語出處:
    陸士諤《續孽海花》第55回:“你的見識是我高,家說我怕你,棋高一著,束手縛腳,真叫我怎么不怕呢?”
    685

    棋高一著,縛手縛腳

    成語拼音:
    qí gāo yī zhāo,fù shǒu fù jiǎo
    成語解釋:
    本指棋藝,后喻技術高一頭,對方就無法施展本領。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卷:“正所謂‘棋高一著,縛手縛腳。’”
    686

    秋毫不犯

    成語拼音:
    qiū háo bù fàn
    成語解釋:
    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民的利益。
    成語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后漢書 岑彭傳》:“持軍整齊,秋毫無犯。”
    687

    秋毫無犯

    成語拼音:
    qiū háo wú fàn
    成語解釋:
    秋毫:動物秋后新換的絨毛。喻十分纖細之物。形容軍紀嚴明;對百姓無絲毫侵犯;也形容為清正廉潔。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688

    千金買骨

    成語拼音:
    qiān jīn mǎi gǔ
    成語解釋:
    花千金高價去購買千里馬的骨頭,喻愛惜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玉嬌梨》第12回:“晚生下士,蒙老先生憐才心切,欲自愧怍,故得冒充名流,作千金買骨。”
    689

    千金市骨

    成語拼音:
    qiān jīn shì gǔ
    成語解釋:
    花費千金,買千里馬的骨頭。喻羅致才的迫切。
    成語出處:
    宋 黃庭堅《詠李伯時摹韓幹三馬次蘇子由韻》:“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五羖皮。”
    690

    群居穴處

    成語拼音:
    qún jū xué chǔ
    成語解釋:
    原始類聚群而居,住于山洞之中。喻粗野無知,見聞淺陋。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隗囂傳》:“王之將吏,群居穴處之徒,抵掌,欲為不善之計。”
    691

    雀角之忿

    成語拼音:
    què jiǎo zhī fèn
    成語解釋:
    指雀和鼠都能毀們的房子,就如同打官司一樣。喻打官司帶來的煩惱
    成語出處:
    《詩經·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
    692

    窮寇莫追

    成語拼音:
    qióng kòu mò zhuī
    成語解釋:
    窮寇:走投無路的敵。不追無路可走的敵,以免敵情急反撲,造成自己的損失。也喻不可逼太甚。
    成語出處:
    《孫子 軍爭》:“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693

    窮寇勿追

    成語拼音:
    qióng kòu wù zhuī
    成語解釋:
    不追無路可走的敵,以免敵情急反撲,造成自己的損失。也喻不可逼太甚。
    成語出處:
    先秦 孫武《孫子 軍爭》:“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694

    遷蘭變鮑

    成語拼音:
    qiān lán biàn bào
    成語解釋:
    語本《孔子家語·六本》:“與善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后以“遷蘭變鮑”喻潛移默化。
    成語出處:
    語出《孔子家語·六本》:“與善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695

    潛龍伏虎

    成語拼音:
    qián lóng fú hǔ
    成語解釋:
    潛藏的蛟龍,潛伏的猛虎。才尚未被擢用。
    成語出處:
    明·何文煥《雙珠記·西市認母》:“今日里筆生香,冠禮闈,似潛龍伏虎際風云會。”
    696

    歧路亡羊

    成語拼音:
    qí lù wáng yáng
    成語解釋:
    亡:丟失。在岔道上跑丟了羊。生道路復雜;掌握不好方向會誤入歧途;以致難以達到預期目的。
    成語出處:
    《列子 說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697

    潛龍勿用

    成語拼音:
    qián lóng wù yòng
    成語解釋:
    蛟龍潛伏著不為知。才未被重用
    成語出處:
    《周易·乾》:“初九,潛龍勿用。”
    698

    乞憐搖尾

    成語拼音:
    qǐ lián yáo wěi
    成語解釋:
    憐:憐憫;乞:乞求。狗搖著尾巴向主乞求愛憐。喻裝出一副可憐相向討好
    成語出處:
    明·王錂《春蕪記·構釁》:“你無知小輩,胡言亂語,休在前乞憐搖尾!”
    699

    千里之足

    成語拼音:
    qiān lǐ zhī zú
    成語解釋:
    原指千里馬。后也用以喻英俊的才。
    成語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使驥不得伯樂,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無千里之手矣。”
    700

    前門拒虎,后門進狼

    成語拼音:
    qián mén j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
    成語解釋:
    喻趕走了一個敵,又來了一個敵
    成語出處:
    明 李贄《史綱評要 周紀 顯王》:“前門拒虎,后門進狼,未知是禍是福。”
    * 關于人比人的成語 形容人比人的成語 描述人比人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