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事情的成語 (798個)
-
761
戰必勝,攻必取
- 成語拼音:
- zhàn bì shèng,gōng bì qǔ
- 成語解釋:
- 每次打仗都獲勝,每次進攻都攻下。形容軍隊力量強大,百戰百勝。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
762
子不語怪
- 成語拼音:
- zǐ bù yǔ guài
- 成語解釋:
- 子:孔子;語:談論。指不談怪異一類事情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
-
763
中道而止
- 成語拼音:
- zhōng dào ér zhǐ
- 成語解釋:
- 走到半路就放棄了前進。比喻事情還沒做完就停止了
- 成語出處: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師》:“我求大法,豈可中道而止。”
-
764
錐刀之利
- 成語拼音:
- zhuī dāo zhī lì
- 成語解釋:
- 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極小的事情。同“錐刀之末”。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輿服志上》:“爭錐刀之利,殺人若刈草然,其宗祀亦旋夷滅。”
-
765
錐刀之末
- 成語拼音:
- zhuī dāo zhī mò
- 成語解釋:
- 末:梢,尖端。比喻微小的利益。也比喻極小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六年》:“錐刀之末,將盡爭之。”
-
766
壯夫不為
- 成語拼音:
- zhuàng fū bù wéi
- 成語解釋:
- 壯夫:具有雄心壯志的人,指成年人。成年人是不做的。指事情輕微細小,不值得一做
- 成語出處:
- 漢·揚雄《法言·吾子》:“或問:‘吾子少而好賦?’曰:‘然。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壯夫不為也。’”
-
767
櫛發耨苗
- 成語拼音:
- zhì fà nòu miáo
- 成語解釋:
- 櫛:梳理;耨:除草。梳頭發,除雜草。比喻事情利多害少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安《淮南子·兵略訓》:“圣人之用兵也,若櫛發耨苗,所去者少,而所利者多。”
-
768
追根刨底
- 成語拼音:
- zhuī gēn páo dǐ
- 成語解釋:
- 追究底細。一般指追究事情的原由
- 成語出處:
- 浩然《艷陽天》第120章:“我看你不用追根刨底兒了,快去請醫生吧。”
-
769
自古東丁
- 成語拼音:
- zì gǔ dōng dīng
- 成語解釋:
- 東丁:象聲詞,石洞中泉水下滴的聲音。比喻某件事情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老規矩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漢嘉城西北山麓有一石洞,泉出其間,時聞洞中泉滴聲,良久一滴,清如金石,黃魯直題詩云:‘古人題作東丁水,自古東丁直到今。’”
-
770
追根究底
- 成語拼音:
- zhuī gēn jiū dǐ
- 成語解釋:
- 追求根底。指追求事情的根由底細。
- 成語出處:
- 洪深《飛將軍》:“你們這些做新聞記者的,就是喜歡這樣追根究底地問。”
-
771
鉆火得冰
- 成語拼音:
- zuān huǒ dé bī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法苑珠林》第69卷:“竊聞聲調響順,形直影端,未見鉆火得冰,種豆得麥。”
-
772
追悔何及
- 成語拼音:
- zhuī huǐ hé jí
- 成語解釋:
- 悔恨以往的事情,但已無法改變了。亦作“追悔不及”。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莊宗本紀八》:“將士經年離隔父母,不取敕旨歸寧,上貽圣憂,追悔何及!”宋·張君房《云笈七簽·慎守訣》:“世上之人,多嗜欲傷生伐命,今古共焉;不早自防,追悔何及?”
-
773
知幾其神
- 成語拼音:
- zhī jī qí shén
- 成語解釋:
- 幾:幾微,細微。指人能夠預知事情萌發的細微跡象,就能與神道相合
- 成語出處:
- 《周易·系辭下》:“子曰:‘知幾其神乎。’”
-
774
癥結所在
- 成語拼音:
- zhēng jié suǒ zài
- 成語解釋:
- 癥結:肚子里結塊的病。比喻事情或問題的關鍵所在
- 成語出處:
-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閻若璩》:“沈潛二十余年,乃盡得其癥結所在。”
-
775
斫輪老手
- 成語拼音:
- zhuó lún lǎo shǒu
- 成語解釋:
- 斫輪:斫木制造車輪。指對某種事情經驗豐富的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天道》:“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
-
776
彰明較著
- 成語拼音:
- zhāng míng jiào zhù
- 成語解釋:
- 指事情或道理極其明顯。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
-
777
知難行易
- 成語拼音:
- zhī nán xíng yì
- 成語解釋:
- 易:容易。懂得事情的道理難,而實行卻比較容易
- 成語出處:
- 孫中山《民族主義》第五講:“諸君要知道知難行易的道理,可以參考我的學說。”
-
778
擇其善者而從之
- 成語拼音:
- zé qí shàn zhě ér cóng zhī
- 成語解釋:
- 擇:選擇;從:跟從、學習。選擇好的、正確的事情去遵循、學習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
779
眾擎易舉
- 成語拼音:
- zhòng qíng yì jǔ
- 成語解釋:
- 比喻大家齊心協力;就容易把事情辦好。擎:往上托舉。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現在我們大家替他打算,眾擎易舉,已有個成數了,不日便可奉請開復。”
-
780
雜七雜八
- 成語拼音:
- zá qī zá bā
- 成語解釋:
- 形容東西非常混雜,或事情非常雜亂。
- 成語出處:
- 趙樹理《三里灣》:“里面雜七雜八堆得滿滿的,實在找不下個騰的地方!”
* 關于事情的成語 形容事情的成語 描述事情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