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事業的成語 (124個)
-
81
肯構肯堂
- 成語拼音:
- kěn gòu kěn táng
- 成語解釋:
- 堂:立堂基;構:蓋屋。原意是兒子連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還談得上肯蓋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兒子能繼承父親的事業。
- 成語出處:
- 《尚書 大誥》:“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主屋乎?”
-
82
慷慨就義
- 成語拼音:
- kāng kǎi jiù yì
- 成語解釋:
- 慷慨:意氣昂揚。勇敢地為正義事業而犧牲。
- 成語出處:
- 明 朱鼎《玉鏡臺記 王敦反》:“大丈夫當慷慨赴義,何用悲為!”
-
83
開來繼往
- 成語拼音:
- kāi lái jì wǎng
- 成語解釋:
- 繼承前人的事業,并為將來開辟道路。
- 成語出處:
- 《詩刊》1978年第4期:“誰都說,開來繼往,軍民喜悅。”
-
84
開路先鋒
- 成語拼音:
- kāi lù xiān fēng
- 成語解釋:
- 原指軍隊中的先行分隊;他們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為后行的大部隊創造行軍作戰的條件。后泛指行動、事業的先行者、帶頭人。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卷:“你只把(彈弓)背在身上,一路雖然抵不得萬馬千軍,大約也算得一個開路的先鋒,保鏢的壯士。”
-
85
克紹箕裘
- 成語拼音:
- kè shào jī qiú
- 成語解釋:
- 克:能夠;紹:繼承;箕:畚箕;裘:獸皮襖。會學著先輩人綴補獸皮制皮襖;彎著柳條制畚箕。比喻能繼承先輩事業。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
86
肯堂肯構
- 成語拼音:
- kěn táng kěn gòu
- 成語解釋:
- 堂:立堂基;構:蓋屋。原意是兒子連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還談得上肯蓋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兒子能繼承父親的事業。
- 成語出處:
- 《尚書 大浩》:“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孔傳:“以作室喻政治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立屋乎?”
-
87
龍伯釣鰲
- 成語拼音:
- lóng bó diào áo
- 成語解釋:
- 龍伯:傳說中的國名;鰲:大龜。龍伯國的人釣起六條鰲。比喻非凡的事業
- 成語出處: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湯問》:“一釣而連六鰲。”
-
88
良弓無改
- 成語拼音:
- liáng gōng wú gǎi
- 成語解釋:
- 指繼承父祖的優良傳統和事業。
- 成語出處:
- 語出《禮記 學記》:“良弓無改,必學為箕。”
-
89
烈烈轟轟
- 成語拼音:
- liè liè hōng hōng
- 成語解釋:
- 烈烈:火焰熾盛的樣子;轟轟:象聲詞,形容巨大的聲響。形容事業的興旺。也形容聲勢浩大,氣魄宏偉。
- 成語出處:
- 宋·文天祥《沁園春·題張許雙廟》詞:“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
-
90
歿而不朽
- 成語拼音:
- mò ér bù xiǔ
- 成語解釋:
- 歿:死。人雖然死了,名聲或事業長存
- 成語出處:
- 唐·白居易《與劉總詔》:“卿之先父,為朕元臣,大節殊功,歿而不朽。”
-
91
歿而無朽
- 成語拼音:
- mò ér wú xiǔ
- 成語解釋:
- 歿:死。人雖然死了,名聲或事業長存
- 成語出處:
- 唐·楊炯《遂州長江縣先圣孔子廟堂碑》:“憑風云于異代,照日月于殊涂,死者有知,歿而無朽。”
-
92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 成語拼音:
- 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 成語解釋:
- 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愿為正義事業犧牲,不愿喪失氣節,茍且偷生。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 元景安傳》:“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
93
平地樓臺
- 成語拼音:
- píng dì lóu tái
- 成語解釋:
- 比喻原來沒有底子而白手建立起來的事業。
- 成語出處:
- 宋·樓鑰《攻瑰集·游大梅山護圣寺二首》:“行盡高山天欲半,不知平地有樓臺。”
-
94
窮達有命
- 成語拼音:
- qióng dá yǒu mìng
- 成語解釋:
- 窮:不得志;達:在事業上通達。不得志和通達都是命中注定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平帝紀》:“是故窮達有命,吉兇由人。”
-
95
輕身殉義
- 成語拼音:
- qīng shēn xùn yì
- 成語解釋:
- 謂輕視生命而為正義事業犧牲。
- 成語出處:
- 晉·杜預《女記》:“當時聞之,人無勇怯,莫不強膽增氣,輕身殉義,攮袂高談稱羨。”
-
96
輕身重義
- 成語拼音:
- qīng shēn zhòng yì
- 成語解釋:
- 謂輕視生命而重視正義事業。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明本》:“攻守進趣之術,輕身重義之節。”
-
97
仁人志士
- 成語拼音:
- rén rén zhì shì
- 成語解釋:
- 原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三卷:“育群物而不倦,有似仁人志士,是仁者之所以樂山也。”
-
98
蜀鄙二僧
- 成語拼音:
- shǔ bǐ èr sēng
- 成語解釋:
- 蜀:四川;鄙:邊境;僧:和尚。比喻窮與富不是事業成功的關鍵條件
- 成語出處:
- 《白鶴堂時文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
-
99
死而不朽
- 成語拼音:
- sǐ ér bù xiǔ
- 成語解釋:
- 指身雖死而言論、事業等長存。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
-
100
嗇己奉公
- 成語拼音:
- sè jǐ fèng gōng
- 成語解釋:
- 嗇:節儉。自己節儉,盡力辦好公共的事業。
- 成語出處:
* 關于事業的成語 形容事業的成語 描述事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