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樂曲的成語 (29個)
-
1
幺弦孤韻
- 成語拼音:
- yāo xián gū yùn
- 成語解釋:
- 謂小曲的音韻,與具備各種樂曲樂器的大樂相對。
- 成語出處:
- 唐·劉禹錫《澈上人文集紀》:“如幺弦孤韻,瞥入人耳,非大樂之音。”
-
2
曲終奏雅
- 成語拼音:
- qǔ zhōng zòu yǎ
- 成語解釋:
- 樂曲到終結處奏出了典雅純正的樂音。后比喻文章或藝術表演在結尾處特別精采。也比喻結局很好。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論》:“揚雄以為靡麗之賦,勸百而風一,猶聘鄭衛之聲,曲終而奏雅,不已虧乎?”
-
3
鈞天之樂
- 成語拼音:
- jūn tiān zhī yuè
- 成語解釋:
- 鈞天:古代神話傳說指天的中央。指天上的音樂,仙樂。后形容優美雄壯的樂曲
- 成語出處:
- 《異聞錄·韋安道》:“行百許步,復有大殿,上陳廣筵重樂,羅列樽俎,九奏萬舞,若鈞天之樂。”
-
4
廣樂鈞天
- 成語拼音:
- guǎng yuè jūn tiān
- 成語解釋:
- 廣樂:優美而雄壯的樂曲;鈞天:古代神話傳說指天的中央。指天上的音樂,仙樂。后形容優美雄壯的樂曲
- 成語出處:
- 康有為《孔子改制考·敘》:“乃睹此廣樂鈞天,復見宗廟百官之美富。”
-
5
鈞天廣樂
- 成語拼音:
- jūn tiān guǎng yuè
- 成語解釋:
- 指天上的音樂,仙樂。后形容優美雄壯的樂曲。
- 成語出處:
- 漢 張衡《西京賦》:“昔者大帝說秦繆公而覲之,饗以鈞天廣樂。”
-
6
曲高和寡
- 成語拼音:
- qǔ gāo hè guǎ
- 成語解釋:
- 曲:樂曲。高:高雅。和:和諧地跟著唱。寡:少。樂曲的格調越高;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難覓。現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藝術作品等高雅深奧;很難有人理解或接受。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
7
千回百折
- 成語拼音:
- qiān huí bǎi zhé
- 成語解釋:
- 形容文藝作品或歌聲、樂曲跌宕婉轉。也形容事態的發展、前進的歷程彎彎曲曲,很不順利。
- 成語出處:
- 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書·五》:“百川時文,精粹湛深,抽心苗,發奧旨,繪物態,狀人情,千回百折,而卒造乎淺近。”
-
8
舉酒作樂
- 成語拼音:
- jǔ jiǔ zuò yuè
- 成語解釋:
- 舉:舉辦;樂:音樂。舉行酒宴,奏起樂曲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朱然傳》:“然既獻捷,群臣上賀,權乃舉酒作樂。”
-
9
百聽不厭
- 成語拼音:
- bǎi tīng bù y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樂曲或歌曲好聽,使人聽多少遍也不厭煩
- 成語出處:
-
10
移宮換羽
- 成語拼音:
- yí dōng huàn yǔ
- 成語解釋:
- 宮、羽:古代樂曲中的兩種曲調名。原指樂曲換調。后也比喻事情的內容有所變更。
- 成語出處:
- 宋·周邦彥《意難忘·美人》詞:“知音見說無雙,解移宮換羽,未怕周郎。”
-
11
云起雪飛
- 成語拼音:
- yún qǐ xuě fēi
- 成語解釋:
- 如云興起,如雪飄飛。比喻樂曲悠揚,變化有致。
- 成語出處:
- 漢·張衡《西京賦》:“度曲未終,云起雪飛,初若飄飄,后遂霏霏。”
-
12
郢中白雪
- 成語拼音:
- yǐng zhōng bái xuě
- 成語解釋:
- 典出戰國楚宋玉《答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后以“郢中白雪”指高雅的樂曲或詩文。
- 成語出處:
- 典出戰國·楚·宋玉《答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
13
歌臺舞榭
- 成語拼音:
- gē tái wǔ xiè
- 成語解釋:
- 榭:建筑在高臺上的房屋。演奏樂曲、表演歌舞的場所。
- 成語出處:
- 唐·呂令問《云中古城賦》:“歌臺舞榭,月殿云堂。”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
14
移商換羽
- 成語拼音:
- yí shāng huàn yǔ
- 成語解釋:
- 本指樂曲換調。“宮”、“商”、“羽”均為古代樂曲五音中之音調名。①比喻事情起了變化。②比喻隨聲附和。
- 成語出處:
- 宋 袁去華《清平樂(移商換羽)》詞:“移商換羽。花底流鶯語。唱徹秦娥君且住。腸斷能消幾許。”
-
15
自鄶以下
- 成語拼音:
- zì kuài yǐ xià
- 成語解釋:
- 吳國的季禮在魯國看周代的樂舞,對于各諸侯國的樂曲都有評論,但從劊國以下他就沒有再表示意見。比喻從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評論。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自鄶以下無譏焉。”
-
16
撫掌擊節
- 成語拼音:
- fǔ zhǎng jī jié
- 成語解釋:
- 撫掌:拍手。擊節:打拍子。①拍手為樂曲打拍子。②拍手表示非常贊賞。
- 成語出處:
- 《晉書·謝尚傳》:“便著衣幘而舞。導令坐者撫掌擊節。”
-
17
歌樓舞館
- 成語拼音:
- gē lóu wǔ guǎn
- 成語解釋:
- 指演奏樂曲、表演歌舞的場所
- 成語出處:
- 明·劉基《郁離子·天道》:“是故碎瓦頹垣,昔日之歌樓舞館也。”
-
18
高山流水
- 成語拼音:
- gāo shān liú shuǐ
- 成語解釋:
-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湯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19
回腸蕩氣
- 成語拼音:
- huí cháng dàng qì
- 成語解釋:
- 蕩:動搖。使肝腸回旋;使心氣激蕩。形容文章、樂曲十分婉轉動人;耐人尋味。
- 成語出處:
- 清 龔自珍《夜坐》:“功高拜將成仙外,才盡回腸蕩氣中。”
-
20
回腸結氣
- 成語拼音:
- huí cháng jié qì
- 成語解釋:
- 回:回轉。使肝腸回旋,使心氣激蕩。形容文章、樂曲十分婉轉動人
- 成語出處:
- 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上卷:“其詞凄麗妍約,情不自勝,令人誦之回腸結氣,幾欲掩過納蘭容若。”
* 關于樂曲的成語 形容樂曲的成語 描述樂曲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