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之無的成語 (81個)

    61

    所用

    成語拼音:
    wú suǒ yòng zhī
    成語解釋:
    沒有地方可以用上它。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十一年》:“得志于齊,猶獲石田也。所用。”
    62

    成語拼音:
    wú wàng zhī yōu
    成語解釋:
    平白故遭災的憂慮。
    成語出處:
    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憂勿藥喜,一善自足禳千災。”
    63

    成語拼音:
    wú yá zhī qī
    成語解釋:
    盡的憂傷。涯:邊際。戚:憂傷。
    成語出處:
    唐·韓愈《蔡十二郎文》:“吾不可去,汝不肯來,恐旦暮死,而汝抱戚也。”
    64

    成語拼音:
    wú fú zhī sàng
    成語解釋:
    謂有悲惻心而服喪舉。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孔子閑居》:“凡民有喪,匍匐救喪也。”
    65

    成語拼音:
    wú míng zhī shī
    成語解釋:
    沒有正當理由出征的軍隊。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袁紹傳》:“今棄萬安術,而興師,竊為公俱。”
    66

    成語拼音:
    wú wéi zhī zhì
    成語解釋:
    指道家順應自然,不求有所作為的治理方法。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既能奪他們權,生他們利,豈不能行治?”
    67

    成語拼音:
    wú fú zhī shāng
    成語解釋:
    古指未滿八歲而夭折。因未成年,喪服禮,故稱。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檀弓》:“以有虞氏瓦棺葬殤。”
    68

    成語拼音:
    wú néng zhī bèi
    成語解釋:
    笨拙、沒有能力或容易犯錯誤的人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51回:“岳飛真乃輩。”
    69

    祿

    成語拼音:
    wú rèn zhī lù
    成語解釋:
    謂不做事或不會做事但得到祿位。
    成語出處:
    《孔叢子·陳士義》:“子順相魏,改甓寵官以事賢才;奪祿以賜有功。”
    70

    成語拼音:
    wú xíng zhī zuì
    成語解釋:
    猶言莫須有罪。
    成語出處:
    《隋書·煬帝紀》:“績著經綸,或惡其直道,或忿其正議,求其罪,加以刎頸誅。”
    71

    欲加罪,何患

    成語拼音:
    yù jiā zhī zuì,hé huàn wú cí
    成語解釋:
    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年》:“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罪,其辭乎?”
    72

    有則改則加勉

    成語拼音:
    yǒu zé gǎi zhī,wú zé jiā miǎn
    成語解釋:
    則:就;加:加以。對別人給自己指出的缺點錯誤,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沒有,就用來勉勵自己。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吾日三省吾身。”朱熹注:“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則改則加勉,其自治誠切如此,可謂得為學本矣。”
    73

    父子隔宿

    成語拼音:
    fù zǐ wú gé sù zhī chóu
    成語解釋:
    宿:夜。父子間沒有隔夜解不開的仇怨。指仇怨容易消除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31回:“你這個潑怪,豈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父子隔宿仇’!你傷害我師父,我怎么不來救他?”
    74

    成語拼音:
    jì wú fù zhī
    成語解釋:
    指再別的辦法可想,不得不這樣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季布欒布列傳論》:“夫婢妾賤人感慨而自殺者,非能勇也,其計畫耳。”
    75

    巧婦難為

    成語拼音:
    qiǎo 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
    成語解釋:
    巧媳婦沒有米也做不出飯來。比喻沒有必要的條件;什么也干不出來。
    成語出處: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第三卷:“僧曰:‘巧婦安能作面湯餅乎?’”
    76

    成語拼音:
    wú chǐ zhī tú
    成語解釋:
    不知恥辱或不要臉的人
    成語出處:
    77

    成語拼音:
    wú jià zhī bǎo
    成語解釋:
    法估量價格的寶貝。比喻極珍貴的東西。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麗春堂》:“我這珠衣是寶哩。”
    78

    用武

    成語拼音:
    wú yòng wǔ zhī dì
    成語解釋:
    沒有使用武力的地方。比喻法施展才能。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近又新破荊州,威震海內,縱有英雄,用武地。”
    79

    有過不及

    成語拼音:
    yǒu guò zhī ér wú bù jí
    成語解釋:
    過:超過;及:趕上。達到。相比下;只有超過而沒有趕不上的。
    成語出處:
    《論語·先進》:“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
    80

    英雄用武

    成語拼音:
    yīng xióng wú yòng wǔ zhī dì
    成語解釋:
    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英雄用武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 關于之無的成語 形容之無的成語 描述之無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