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為主的成語 (6個)
-
1
反客為主
- 成語拼音:
- fǎn kè wéi zhǔ
- 成語解釋:
- 客人反過來成為主人。比喻變被動為主動或變次要為主要。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1回:“可激勸士卒拔寨前進,步步為營,誘淵來戰而擒之,此乃反客為主之法。”
-
2
徙薪曲突
- 成語拼音:
- xǐ xīn qǔ tū
- 成語解釋:
- 搬開灶旁柴禾,將直的煙囪改成彎的。本謂預防火災。后亦比喻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漢書·霍光傳》:“人為徐生上書曰:‘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
- 成語出處:
- 《漢書·霍光傳》:“人為徐生上書曰:‘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
3
先入為主
- 成語拼音:
- xiān rù wéi zhǔ
- 成語解釋:
- 指先聽進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往往在頭腦中占主導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見時;就不容易接受。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息夫躬傳》:“唯陛下觀覽古戒,反覆參考,無以先入之語為主。”
-
4
冤有頭,債有主
- 成語拼音:
- yuān yǒu tóu,zhài yǒu zhǔ
- 成語解釋:
- 冤有冤頭,債有債主。比喻要了解事情,必須找為主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劍門安分庵主》:“卓拄杖一下,曰:‘冤有頭,債有主。’”
-
5
自利利他
- 成語拼音:
- zì lì lì tā
- 成語解釋:
- 自利:以利己為主的修養;利他:以利他人為目的的行為。佛教自稱修身的最終目的,是完成自他二利,人人成佛。借指對己對人都有好處
- 成語出處:
- 《佛遺教經·眾生得度》:“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
6
島瘦郊寒
- 成語拼音:
- dǎo shòu jiāo hán
- 成語解釋:
- 唐朝賈島和孟郊的詩歌風格,多以清切凄苦為主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次韻謝劉行惠筍》:“君詩高處古無師,島瘦郊寒詎足差。”
* 關于為主的成語 形容為主的成語 描述為主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