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東西的成語 (466個)
-
121
敝帚自享
- 成語拼音:
- bì zhǒu zì xiǎng
- 成語解釋:
- 猶言敝帚自珍。比喻東西雖不好,自己卻很珍惜。
- 成語出處:
- 清 包世臣《藝舟雙楫 書劉文清后》:“唯余事斯,素有微契,而敝帚自享,從無連篇累牘之作。”
-
122
敝帚自珍
- 成語拼音:
- bì zhǒu zì zhēn
- 成語解釋:
- 敝:破的;壞了;珍:愛惜。把自己家的破掃帚看成價值千金的寶貝;很愛惜。比喻東西雖差;自己卻非常珍惜。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秋思》:“遺簪見取終安用,弊帚雖微亦自珍。”
-
123
殘杯冷炙
- 成語拼音:
- cán bēi lěng zhì
- 成語解釋:
- 殘:剩余;杯:指酒;炙:烤肉。指吃剩的飯菜。也比喻別人施舍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雜藝》:“唯不可令有稱譽,見役勛貴,處之下坐,以取殘杯冷炙之辱。”
-
124
吃白食
- 成語拼音:
- chī bái shí
- 成語解釋:
- 白吃別人的飯,光吃飯不工作,吃東西不付錢,也指不務正業專靠訛詐為生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8卷:“況列位在此,無有我不破鈔,反吃白食的。”
-
125
蟲臂鼠肝
- 成語拼音:
- chóng bì shǔ g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極微小而無價值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大宗師》:“以汝為鼠肝乎?以汝為蟲臂乎?”
-
126
寸草不留
- 成語拼音:
- cùn cǎo bù liú
- 成語解釋:
- 寸草:小草。①一根小草也不給留下。②亦比喻把人斬盡殺絕或把各種東西破壞殆盡;什么也不留下。③比喻把頭發剃得精光。④形容遭到天災人禍后破壞得十分嚴重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宋 樓鑰《攻媿集 英老真贊》:“大地一變,直教寸草不留。”
-
127
塵飯涂羹
- 成語拼音:
- chén fàn tú gēng
- 成語解釋:
- 涂:泥。塵做的飯,泥做的羹。指兒童游戲。比喻沒有用處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然至日晚必歸餉者,塵飯涂羹可以戲而不可食也。”
-
128
塵垢秕糠
- 成語拼音:
- chén gòu bǐ kāng
- 成語解釋:
- 塵:塵土;垢:污垢;秕:秕谷;糠:米皮。比喻瑣碎而沒有用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逍遙游》:“是其塵垢秕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
-
129
殘圭斷璧
- 成語拼音:
- cán guī duàn bì
- 成語解釋:
- 殘缺不全的圭璧。指雖然殘缺卻是很珍貴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宋 樓鑰《跋傅夢良所藏山谷書漁父詩》:“書既刊諸石,此雖僅得三分之一,殘圭斷璧要自可寶。”
-
130
藏垢納污
- 成語拼音:
- cáng gòu nà wū
- 成語解釋:
- 垢、污:骯臟的東西;納:容納。比喻包容壞人壞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夠容忍有損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納垢”。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
131
殘羹剩飯
- 成語拼音:
- cán gēng shèng fàn
- 成語解釋:
- 吃剩的飯菜,比喻別人取用后剩下的一點兒東西
- 成語出處:
- 梁實秋《窮》:“不曾看見兩個窮人搶食半盂殘羹剩飯。”
-
132
殘槃冷炙
- 成語拼音:
- cán pán lěng zhì
- 成語解釋:
- 冷炙:已經涼了的烤肉。指殘剩的飯菜。也指權貴施舍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郭子》:“王光祿曰:‘正得殘槃冷炙。’”
-
133
寸絲半粟
- 成語拼音:
- cùn sī bàn sù
- 成語解釋:
- 比喻極微小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兒子不能掐得寸絲半粟孝敬父親,倒要破費了父親產業,實在不可自比于人,心里愧恨之極!”
-
134
赤手空拳
- 成語拼音:
- chì shǒu kōng quán
- 成語解釋:
- 赤手:空手。指手中沒有任何武器。指沒有任何可以憑借的東西或形容兩手空空;一無所有。也作“空拳赤手”。
- 成語出處:
- 元 秦簡夫《剪發待賓》第一折:“咱如今少米無柴,赤手空拳。”
-
135
藏污納垢
- 成語拼音:
- cáng wū nà gòu
- 成語解釋:
- 污、垢:骯臟的東西。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
- 成語出處:
- 清 孫雨林《皖江血 定計》:“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殘山,洗盡這二百年藏污納垢。”
-
136
垂涎欲滴
- 成語拼音:
- chuí xián yù dī
- 成語解釋:
- 垂:東西的一頭向下;涎:口水。饞得口水快要流出來了。多形容嘴饞想吃。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招海賈文》:“垂涎閃舌兮,揮霍旁午。”
-
137
持之以恒
- 成語拼音:
- chí zhī yǐ héng
- 成語解釋:
- 持:保持;堅持;之:代詞;指所要堅持的東西;恒:長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堅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 成語出處:
- 宋 樓鑰《攻愧集 雷兩應詔封事》:“凡應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誠,持之以久。”
-
138
斷璧殘璋
- 成語拼音:
- duàn bì cán zhāng
- 成語解釋:
- 璧:圓形扁平中間有孔的玉器;璋:像半個圭的玉器。殘缺不全的璋璧。比喻雖然殘缺仍然是很珍貴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宋·孫覿《李茂嘉寄茶》:“蠻珍分到謫仙家,斷璧殘璋裹絳紗。”
-
139
大本大宗
- 成語拼音:
- dà běn dà zōng
- 成語解釋:
- 本:根本;宗:本,主旨。最根本,最重要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莊子·天道》:“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
-
140
道不拾遺
- 成語拼音:
- dào bù shí yí
- 成語解釋:
- 遺:丟失的東西。東西掉在路上沒有人撿走;據為己有。形容社會風氣很好。也作“路不拾遺”。
- 成語出處:
-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子產退而為政,五年,國無盜賊,道不拾遺。”
* 關于東西的成語 形容東西的成語 描述東西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