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東西的成語 (466個)
-
41
負暄之獻
- 成語拼音:
- fù xuān zhī xiàn
- 成語解釋:
- 暄:暖和。指把冬天曬太陽取暖的方法進獻給國君。比喻所獻出的東西并不貴重難得
- 成語出處: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楊朱篇》:“宋國有田夫……暨春東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脰室,綿纊狐貉。顧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
-
42
更無長物
- 成語拼音:
- gèng wú cháng wù
- 成語解釋:
- 更:再;長物:多余的東西。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除此之外空無所有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七回:“字畫不過三五張,俱是法書名繪,幾上一塊黝黑的大英石,東墻上一張大瑤琴,此外更無長物。”
-
43
狗豬不食其余
- 成語拼音:
- gǒu zhū bù shí qí yú
- 成語解釋:
- 食:吃。狗豬都不吃他剩下的東西。形容人的品行極其卑鄙齷齪。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元后傳》:“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不復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余。”
-
44
虎咽狼吞
- 成語拼音:
- hǔ yàn láng tūn
- 成語解釋:
- 咽:吞。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62回:“你看八戒放開食嗓,真個是虎咽狼吞,將一笑果菜之類,吃得罄盡。”
-
45
毀于一旦
- 成語拼音:
- huǐ yú yī dàn
- 成語解釋:
- 一旦:一天。指得來不易的東西;一下子就毀掉了。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百年累之,一朝毀之。”
-
46
進本退末
- 成語拼音:
- jìn běn tuì mò
- 成語解釋:
- 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成語出處:
- 西漢 桓寬《鹽鐵論 本議》:“愿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本退末,廣利農業便也。”
-
47
敬陳管見
- 成語拼音:
- jìng chén guǎn jiàn
- 成語解釋:
- 敬陳:恭敬地陳述;管見:從管子里觀看東西,所見極小,指淺陋的見解。畢恭畢敬地闡明自己淺陋的見解或建議。多用于自謙詞。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71回:“因御史董元醇敬陳管見一折,內稱請皇太后暫時權理朝政,俟數年后,朕能親裁庶務,再行歸政。”
-
48
絕甘分少
- 成語拼音:
- jue gan fen shao
- 成語解釋:
- 自己不吃甘美的東西,把僅有的很少的東西分給大家。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司馬遷傳》:“以為李陵與士大夫絕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
-
49
緊箍咒
- 成語拼音:
- jǐn gū zhòu
- 成語解釋:
- 小說《西游記》中唐僧用來制服孫悟空的咒語,能使孫悟空頭上的金箍緊縮,頭痛欲裂。后用來比喻束縛人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4回:“我那里還有一篇咒兒,喚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緊箍兒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記心頭,再莫泄漏一人知道。”
-
50
兼容并包
- 成語拼音:
- jiān róng bìng bāo
- 成語解釋:
- 兼、并:同時照顧或包括有關的各方面;容:容納;包:包含。把相關的東西都容納、包含進來。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相如《難蜀父老》:“必將崇論閎議,創業垂統,為萬世規。故馳騖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參天貳地。”
-
51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 成語拼音:
- jiā yǒu bì zhǒu,xiǎng zhī qiān jīn
- 成語解釋:
- 敝帚:破掃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掃帚被認為價值千金。比喻自己的東西即使不好也倍覺珍貴。有時用于自謙。
- 成語出處:
- 漢·班固《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帝聞之,下詔讓吳漢副將劉禹曰:‘城降,嬰兒老母,口以萬數,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謂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
-
52
金玉錦繡
- 成語拼音:
- jīn yù jǐn xiù
- 成語解釋:
- 指精美珍貴的東西。也比喻巧妙的計策。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
-
53
空室清野
- 成語拼音:
- kōng shì qīng yě
- 成語解釋:
- 在對敵斗爭時,把家里的東西和田里的農產品藏起來,使敵人到來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利用不上。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魏書·荀彧傳》:“今東方皆已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
-
54
磕頭碰腦
- 成語拼音:
- kē tóu pèng n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多而相擠磕碰,或東西多而處處碰人。
- 成語出處: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3回:“這有何難?放著相大爺一個名進士,磕頭碰腦,滿路都是同年,這有甚么難處!”
-
55
空心架子
- 成語拼音:
- kōng xīn jià zǐ
- 成語解釋:
- 空話、謊言或無實際內容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4回:“人也不認得,你在那個面前搗鬼,扯甚么空心架子!”
-
56
連城之璧
- 成語拼音:
- lián chéng zhī bì
- 成語解釋:
- 連城:連成一片的許多座城。后用來形容某種東西非常珍貴。璧:玉。非常珍貴的、非常值錢的美玉。也指價值極高的寶物或比喻珍貴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遣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
57
麟鳳龜龍
- 成語拼音:
- lín fèng guī lóng
- 成語解釋:
- 此四種神靈動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貴的東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
58
老鼠過街
- 成語拼音:
- lǎo shǔ guò jiē
- 成語解釋:
- 比喻害人的東西,人人痛恨。亦作“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弄得這兩個怪物原形畢露,‘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兩個怪物也就容易消滅了。”
-
59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 成語拼音:
- lǎo shǔ guò jiē,rén rén hǎn dǎ
- 成語解釋:
- 比喻害人的東西,大家一致痛恨。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弄得這兩個怪物原形畢露,‘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兩個怪物也就容易消滅了。”
-
60
民無噍類
- 成語拼音:
- mín wú jiào lèi
- 成語解釋:
- 噍類:指能吃東西的動物,特指活人。老百姓沒有活路了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高帝紀》:“嘗攻襄城,襄城無噍類,所過無不殘滅。”
* 關于東西的成語 形容東西的成語 描述東西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