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東西的成語 (466個)

    421

    一狐之腋

    成語拼音:
    yī hú zhī yè
    成語解釋:
    腋:指狐貍腋下的皮毛。一只狐貍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貴的西
    成語出處:
    漢 王褒《四子講德論》:“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422

    一介不取

    成語拼音:
    yī jiè bù qǔ
    成語解釋:
    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點兒小西也不拿。形容廉潔、守法,不是自己應該得到的一點都不要。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
    423

    應接不暇

    成語拼音:
    yìng jiē bù xiá
    成語解釋:
    暇。空閑。風景好看;西好而多;看不過來;或人、事物太多;來不及接待、應付。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424

    研精鉤深

    成語拼音:
    yán jīng gōu shēn
    成語解釋:
    鉤深:探取深沉的西。研究探索精微的道理,探求深奧的學問。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禮部試策·第三道》:“雖言微旨遠,而學者茍能研精鉤深,優柔而求之,則壼奧指趣,將焉廋哉!”
    425

    以假亂真

    成語拼音:
    yǐ jiǎ luàn zhēn
    成語解釋:
    以:用;亂真:使真的西混亂;與假的摻雜在一起分不清。用假的西來冒充或混雜真的西
    成語出處:
    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馀分閏位,謂以偽亂真耳。”
    426

    有借無還

    成語拼音:
    yǒu jiè wú huán
    成語解釋:
    指借別人西耍賴不歸還。
    成語出處:
    梁實秋《書》:“大概都是有感于書之有借無還。”
    427

    燕駕越轂

    成語拼音:
    yàn jià yuè gū
    成語解釋:
    燕地的車越地的轂。謂把不同的西混在一起。
    成語出處:
    明·高攀龍《寄瞿洞觀書》之二:“廣土眾民,君子所欲。老丈得之,其與世俗吏傳舍一官者,必有如燕駕越轂,不可同年而語。”
    428

    沿門托缽

    成語拼音:
    yán mén tuō bō
    成語解釋:
    缽:和尚吃西用的器具。原指僧徒化緣。比喻挨家乞討。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2回:“你若借了這事向親友各家不問交誼一概的沿門托缽搖尾乞憐起來就大不是我的意思了。”
    429

    一琴一鶴

    成語拼音:
    yī qín yī hè
    成語解釋:
    原指宋朝趙抃去四川做官,隨身攜帶的西僅有一張琴和一只鶴。形容行裝簡少,也比喻為官清廉。
    成語出處:
    《宋史 趙抃傳》:“帝曰:‘聞卿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亦稱是乎!’”
    430

    野人獻曝

    成語拼音:
    yě rén xiàn pù
    成語解釋:
    比喻貢獻的不是珍貴的西。(向人建議時的客套話)。
    成語出處:
    《列子·楊朱》:“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綿纊狐貉。”
    431

    野人獻芹

    成語拼音:
    yě rén xiàn qín
    成語解釋:
    把不值錢的芹菜當好西獻給別人。比喻貢獻的不是有多大價值的西(多用作送人禮物或建議時的客套話)。
    成語出處:
    《列子·楊朱》:“昔人有美戎菽、甘臺莖、芹萍子者,對鄉豪稱之,鄉豪取而嘗之,蜇于口,慘于腹。眾哂而怨之,其人大慚。”
    432

    一絲半粟

    成語拼音:
    yī sī bàn sù
    成語解釋:
    比喻極微小的西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兒子不能掙得一絲半粟孝敬父親,到要破費了父親的產業,實在不可自比于人。”
    433

    遠水救不了近火

    成語拼音:
    yuǎn shuǐ jiù bù liǎo jìn huǒ
    成語解釋:
    遠距離的水熄滅不了就在附近的火。比喻緩慢的糾正或抵制邪惡的西不可能應付緊急的狀態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只是遠水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實等不得那從容的事了。”
    434

    鷹視狼步

    成語拼音:
    yīng shì láng bù
    成語解釋:
    象鷹那樣看西,象狼那樣走路。形容為人陰險狠毒。
    成語出處: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勾踐伐吳外傳》:“夫越王為人,長頸鳥喙,鷹視狼步,可以共患難,而不可共處樂。”
    435

    衣食所安

    成語拼音:
    yī shí suǒ ān
    成語解釋:
    安:養;所安:養生的西。衣食這類養生的西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莊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436

    余食贅行

    成語拼音:
    yú shí zhuì xíng
    成語解釋:
    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贅疣。比喻遭人討厭的西
    成語出處:
    《老子》:“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
    437

    一無長物

    成語拼音:
    yī wú cháng wù
    成語解釋:
    一無:全無;長物:多余的西。除一身之外再沒有多余的西。原指生活儉樸。現形容貧窮。
    成語出處:
    《晉書·王恭傳》:“吾平生無長物。”
    438

    一無所得

    成語拼音:
    yī wú suǒ dé
    成語解釋:
    什么西也沒有得到
    成語出處:
    漢 焦贛《易林》:“步走逐鹿,空無所得。”
    439

    一無所獲

    成語拼音:
    yī wú suǒ huò
    成語解釋:
    什么西都沒有獲得(一無:全無)。
    成語出處: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然日勢既暮,壽兒且寄院中止宿,顥亦懷疑,因命搜壽兒懷袖,一無所得,顥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440

    一往無前

    成語拼音:
    yī wǎng wú qián
    成語解釋:
    形容勇猛地、無畏地一直向前進(一往:一直向前進;無前:前面沒有西能阻擋)。
    成語出處:
    明 孫傳庭《官兵苦戰斬獲疏》:“曹變蛟遵臣指畫,與北兵轉戰沖突,臣之步兵莫不一往無前。”
    * 關于東西的成語 形容東西的成語 描述東西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