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東西的成語 (466個)
-
361
土雞瓦犬
- 成語拼音:
- tǔ jī wǎ quǎn
- 成語解釋:
- 用泥捏的雞,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實用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5回:“關公曰:‘以吾觀之,如土雞瓦犬耳!’”
-
362
童牛角馬
- 成語拼音:
- tóng niú jiǎo mǎ
- 成語解釋:
- 童牛:沒有角的牛;角馬:長角的馬。比喻不倫不類的東西。也比喻違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漢 揚雄《太玄 更》:“童牛角馬,不今不古。測曰,童牛角馬,變天常也。”
-
363
土牛木馬
- 成語拼音:
- tǔ niú mù mǎ
- 成語解釋:
- 泥塑的牛,木做的馬。比喻沒有實用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關尹子 八籌》:“知物之偽者,不必去物,譬如見土牛木馬,雖情存牛馬之名,而心忘牛馬之實。”
-
364
探囊取物
- 成語拼音:
- tàn náng qǔ wù
- 成語解釋:
- 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東西。比喻能夠輕而易舉地辦成某件事情。
- 成語出處:
-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煜》:“中國用吾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爾。”
-
365
天女散花
- 成語拼音:
- tiān nǚ sàn huā
- 成語解釋:
- 《維摩詰經·觀眾生品》中記載;以天女散花度菩薩和弟子的道行。后比喻大雪紛飛或拋灑東西的景象。
- 成語出處:
- 《維摩經 觀眾生品》:“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
-
366
踏破鐵鞋
- 成語拼音:
- tà pò tiě xié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找某種東西歷盡困難,花費極大的力氣。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367
踏破鐵鞋無覓處
- 成語拼音:
- 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
- 成語解釋:
- 覓:尋找。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5卷:“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368
陶犬瓦雞
- 成語拼音:
- táo quǎn wǎ jī
- 成語解釋:
- 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雞。比喻徒具形式而無實用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蕭繹《金縷子 立言上》:“夫陶犬無守夜之警,瓦雞無司晨之益。”
-
369
唾手而得
- 成語拼音:
- tuò shǒu ér dé
- 成語解釋:
-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極容易得到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54回:“這房可唾手而得。”
-
370
投鼠忌器
- 成語拼音:
- tóu shǔ jì qì
- 成語解釋:
- 想用東西打老鼠;又怕打壞了老鼠旁邊的器物。比喻想打擊壞人而又有所顧忌。
- 成語出處:
- 漢 賈誼《治安策》:“里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尚憚不投,恐傷其器,況于貴臣之近主乎!”
-
371
投桃報李
- 成語拼音:
- tóu táo bào lǐ
- 成語解釋:
- 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兒,我以李子回贈他。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
372
貪天之功以為己力
- 成語拼音:
-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lì
- 成語解釋:
- 貪: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為自己的功勞。現指攘奪他人的功勞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
-
373
貪天之功以為己有
- 成語拼音:
-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yǒu
- 成語解釋:
- 貪:把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為自己的功勞。現指攘奪他人的功勞
- 成語出處:
- 宋·王禹偁《霍光論》:“然則光貪天之功以為己有,與夫日僤之割愛,邴吉之讓位,德不侔矣。”
-
374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成語拼音:
- 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u
- 成語解釋:
- 比喻急需的東西費了很大的力氣找不到,卻在無意中得到了。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將大門閉了,兩個促膝細談。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
375
物腐蟲生
- 成語拼音:
- wù fǔ chóng shēng
- 成語解釋:
-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比喻禍患的發生,總有內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別人才能乘機打擊。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范增論》:“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
-
376
物歸原主
- 成語拼音:
- wù guī yuán zhǔ
- 成語解釋:
- 把東西歸還原來的主人。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五:“他不生兒女,就過繼著你家兒子,承領了這家私,物歸舊主,豈非天意。”
-
377
溫故知新
- 成語拼音:
- wēn gù zhī xīn
- 成語解釋:
- 復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體會和發現新的東西。形容回顧過去;認識現實。溫:溫習;故:舊的。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378
無堅不摧
- 成語拼音:
- wú jiān bù cuī
- 成語解釋:
- 形容力量非常強大;沒有什么堅固的東西能摧毀。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孔巢文傳》:“(田)乃就宴,悅酒酣,自矜其騎射之藝,拳略之勇,因曰:‘若蒙見用,無堅不摧。’”
-
379
物盡其用
- 成語拼音:
- wù jìn qí yòng
- 成語解釋:
-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
- 成語出處:
- 馬烽《典型事例》:“這倒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兩全其美。”
-
380
瓦解星飛
- 成語拼音:
- wǎ jiě xīng fēi
- 成語解釋:
- 如瓦破碎,如星飛散。比喻人心渙散,各奔東西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二折:“平地風波二千尺,一家兒瓦解星飛。”
* 關于東西的成語 形容東西的成語 描述東西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