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東西的成語 (621個)

    261

    破璧毀珪

    成語拼音:
    pò bì huǐ zhǐ
    成語解釋:
    璧、珪:均為玉。把玉破壞掉。比喻破壞美好的西
    成語出處:
    北魏·溫鵬舉《寒陵山寺碑》:“銅馬競馳,金虎亂噬,九嬰暴起,十日并出,破璧毀珪,人物既盡。”
    262

    旁門歪道

    成語拼音:
    páng mén wāi dào
    成語解釋:
    指不正經的西
    成語出處:
    263

    旁門左道

    成語拼音:
    páng mén zuǒ dào
    成語解釋:
    左:不正;門:派別;道:路。喻指思想體系。泛指不正派不正經的西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他罵吾教是左道旁門,不分披毛帶角的人,濕生卵化之輩,皆可同群共處。”
    264

    駢拇枝指

    成語拼音:
    pián mǔ zhī zhǐ
    成語解釋:
    駢母:腳上的拇指與第二趾合成一趾;枝指:手上大拇指帝多生一指。比喻多余的、無用的西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駢拇》:“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
    265

    龐然大物

    成語拼音:
    páng rán dà wù
    成語解釋:
    龐然:高且大的樣子。形容外表強大;事實上沒有什么了不起的西
    成語出處: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驢》第19卷:“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
    266

    披沙揀金

    成語拼音:
    pī shā jiǎn jīn
    成語解釋:
    撥開沙子;挑選金子。比喻從大量的西中挑選精華;也比喻工作繁忙。
    成語出處:
    唐 劉知幾《史通 直書》:“然則歷考前史,征諸直詞,雖古人糟粕,真偽相亂,而披沙揀金,有時獲寶。”
    267

    排沙簡金

    成語拼音:
    pái shā jiǎn jīn
    成語解釋:
    排:除去;簡:選取。撥開沙子來挑選金子。比喻從大量的西中選取精華。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潘文爛若披錦,無處不善;陸文若排沙簡金,往往見寶。”
    268

    披沙撿金

    成語拼音:
    pī shā jiǎn jīn
    成語解釋:
    披:分開;撿:挑選。撥開沙子,挑選金子。比喻從大量的西中選取精華
    成語出處:
    清·汪師韓《詩學纂聞》:“‘池塘’‘園柳’之篇,‘白云’‘綠滌’之作,‘亂流’‘孤嶼’之句,‘云合’‘露泫’之詞,披沙撿金,寥寥可數。”
    269

    蒲扇價增

    成語拼音:
    pú shàn jià zēng
    成語解釋:
    蒲扇:用香蒲編的扇子。形容某種西因受到名人的使用而價格增長
    成語出處:
    《晉書·謝安傳》:“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師士庶競市,價增數倍。”
    270

    鋪天蓋地

    成語拼音:
    pū tiān gài dì
    成語解釋:
    鋪:把西散開;蓋:籠罩;遮蔽。遮住天;蓋住地。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來勢猛烈。也作“遮天蓋地”。
    成語出處: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卷二 志仁禪師》:“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遮天蓋地。’”
    271

    便宜無好貨

    成語拼音:
    pián yí wú hǎo huò
    成語解釋:
    價格低廉就沒有質量好的西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9回:“便宜無好貨,這藥是吃了不中用的。”
    272

    鉛刀一割

    成語拼音:
    qiān dāo yī gē
    成語解釋:
    鉛刀雖不鋒利,偶爾用得得當,也能割斷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時也能有點用處。多作請求任用的謙詞。
    成語出處:
    《后漢書·班超傳》:“況臣奉大漢之威,而無鉛刀一割之用呼?”
    273

    器二不匱

    成語拼音:
    qì èr bù kuì
    成語解釋:
    比喻西有儲備,就不怕短缺。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六年》:“君異于器,不可以二。器二不匱,君二多難。”
    274

    屈榖巨瓠

    成語拼音:
    qū gǔ jù hù
    成語解釋:
    比喻無用的西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今田仲不恃人而食,亦無益人之國,亦堅瓠之類也。”
    275

    秋毫不犯

    成語拼音:
    qiū háo bù fàn
    成語解釋:
    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成語出處:
    《史記 項羽本紀》:“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后漢書 岑彭傳》:“持軍整齊,秋毫無犯。”
    276

    奇花名卉

    成語拼音:
    qí huā míng huì
    成語解釋:
    指稀奇少見的花草。也比喻美妙或稀少的西
    成語出處:
    明·馮惟敏《桂枝香·贈人》:“月中丹桂,天花香細,熬盡了萬紫千紅,占斷了奇花名卉。”
    277

    奇花異草

    成語拼音:
    qí huā yì cǎo
    成語解釋:
    罕見的奇異的花草。比喻美好或稀少的西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周列國志》第50回:“命周賈于絳州城內,起一座花園,遍求奇花異草,種植其中。”
    278

    秋毫之末

    成語拼音:
    qiū háo zhī mò
    成語解釋:
    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出的細毛。末:末梢;尖端。比喻十分細微的西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吾力足以舉而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279

    秋豪之末

    成語拼音:
    qiū háo zhī mò
    成語解釋:
    比喻極微小的西或極細微的地方。同“秋毫之末”。
    成語出處:
    《莊子 齊物論》:“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為小。”
    280

    千金敝帚

    成語拼音:
    qiān jīn bì zhǒu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的西雖然微賤,卻是十分珍貴的。
    成語出處:
    宋 蘇軾《次韻秦觀秀才將入京應舉》詩:“千金敝帚那堪換,我亦淹留豈長算。”
    * 關于東西的成語 形容東西的成語 描述東西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