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東西的成語 (466個)

    201

    狐埋狐搰

    成語拼音:
    hú mái hú hú
    成語解釋:
    搰:挖掘。狐性多疑,剛把西埋下,又把挖出來看看。比喻疑慮過多,不能成事。
    成語出處:
    《國語 吳語》:“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
    202

    海納百川

    成語拼音:
    hǎi nà bǎi chuān
    成語解釋:
    納:容納,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條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西非常廣泛,而且數量很大。
    成語出處:
    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
    203

    琥珀拾芥

    成語拼音:
    hǔ pò shí jiè
    成語解釋:
    琥珀:植物化石;芥:小西。比喻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
    成語出處:
    《周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唐·孔穎達疏:“亦有異類相感者,若磁石引針,琥珀拾芥。”
    204

    和盤托出

    成語拼音:
    hé pán tuō chū
    成語解釋:
    和:連同。(端西時)連盤子全部拿出來。后比喻毫不隱瞞;全部說出。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飯罷,田氏將莊子所著《南華真經》及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盤托出獻與王孫。”
    205

    合浦珠還

    成語拼音:
    hé pǔ zhū huán
    成語解釋: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北。比喻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循吏傳 孟嘗》:“(合浦)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
    206

    戶樞不蠹

    成語拼音:
    hù shū bù dù
    成語解釋:
    樞:門上的轉軸;蠹:蛀。指門的轉軸;不會被蟲蛀蝕。比喻經常運動的西不易受侵蝕。
    成語出處: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盡數》:“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
    207

    和隋之珍

    成語拼音:
    hé suí zhī zhēn
    成語解釋:
    和:和氏璧;隋:隋侯珠。形容極為難得的西
    成語出處:
    漢·班固《答賓戲》:“先賤而后貴者,和隋之珍也。”
    208

    互通有無

    成語拼音:
    hù tōng yǒu wú
    成語解釋: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西
    成語出處:
    唐 韓愈《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209

    虎咽狼餐

    成語拼音:
    hǔ yàn láng cān
    成語解釋:
    咽:吞。形容吃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耍孩兒·拘刷行院》:“虎咽狼餐勝似趁熟,酄得十分透。”
    210

    還珠合浦

    成語拼音:
    huán zhū hé pǔ
    成語解釋:
    比喻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成語出處:
    唐 駱賓王《上兗州刺史啟》:“還珠合浦,波含遠近之星。”
    211

    火燭小心

    成語拼音:
    huǒ zhú xiǎo xīn
    成語解釋:
    火燭:泛指能起火的西。原指謹防失火。亦泛指處事小心謹慎。
    成語出處:
    清 邗上蒙人《風月夢》第十回:“你點火把送賈老爺回府,你就家去罷。家中門戶火燭小心。”
    212

    見鞍思馬

    成語拼音:
    jiàn ān sī mǎ
    成語解釋:
    看見死去或離別的人留下的西就想起了這個人。
    成語出處:
    明 湯顯祖《紫釵記 哭收釵燕》:“休喳,俺見鞍思馬,難道他是野草閑花?”
    213

    焦熬投石

    成語拼音:
    jiāo áo tóu shí
    成語解釋:
    拿非常脆的西去碰石頭。比喻事情一定失敗。
    成語出處:
    荀況《荀子 議兵》:“桓文之節制,不可以敵湯武之仁義,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
    214

    金帛珠玉

    成語拼音:
    jīn bó zhū yù
    成語解釋:
    帛:絲織品。黃金、絹帛、珍珠、美玉。形容珍貴的西
    成語出處:
    漢·韓嬰《韓詩外傳》第八卷:“其氣非金帛珠玉也,不可求于人也。”
    215

    金翅擘海

    成語拼音:
    jīn chì bāi hǎi
    成語解釋:
    金翅:佛經中所說鳥名;擘:用手把西分開或折斷。比喻文辭筆力雄壯。
    成語出處: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評》:“李杜數公,如金翅擘海,香象渡河。”
    216

    涓滴不遺

    成語拼音:
    juān dī bù yí
    成語解釋:
    涓:細流;滴:小水珠。一點一滴也不遺漏。比喻極小的或極少的西也不遺漏。
    成語出處:
    唐 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217

    涓滴歸公

    成語拼音:
    juān dī guī gōng
    成語解釋:
    涓滴: 小水點; 比喻極小或極少的西。 非所應得的西; 雖然極少極微; 都要繳公; 自己絕不侵占。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3回:“真正是涓滴歸公,一絲一毫不敢亂用。”
    218

    尖擔兩頭脫

    成語拼音:
    jiān dàn liǎng tóu tuō
    成語解釋:
    兩頭尖的扁擔無法挑西。比喻兩頭落空。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若與了一紙休書,那婦人就一道煙去了,這婆娘他若不嫁我呵,可不弄得尖擔兩頭脫。”
    219

    積非成是

    成語拼音:
    jī fēi chéng shì
    成語解釋:
    非:謬誤;是:正確的西。長期形成的謬誤;久而久之被當作正確的。
    成語出處:
    清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 原善序》:“治經之士,莫能綜貫,習所見聞,積非成是,余言恐未足以振茲墜緒也。”
    220

    久旱逢甘雨

    成語拼音:
    jiǔ hàn féng gān yǔ
    成語解釋:
    逢:遇到;甘雨:好雨;遂人愿的及時雨。長久干旱之后遇到一場好雨。形容一直渴望得到的西;終于獲得了滿足。
    成語出處:
    宋 洪邁《容齋隨筆 四筆 卷八 得意失意詩》:“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
    * 關于東西的成語 形容東西的成語 描述東西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