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世界的成語 (54個)
-
41
辟地開天
- 成語拼音:
- pì dì kāi tiān
- 成語解釋:
- 開:開拓;辟:開辟。古代神話盤古氏開辟天地,創立世界。后比喻有史以來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82回:“杏黃幡下千千條古怪的金霞,內藏著天上無,地上少,辟地開天無價寶。”
-
42
普天率土
- 成語拼音:
- pǔ tiān shuài tǔ
- 成語解釋:
- 普天:整個天下;率土:指四海之內。指全中國或全世界。
- 成語出處:
- 《詩·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
43
如登春臺
- 成語拼音:
- rú dé chūn tái
- 成語解釋:
- 春臺:美好的旅游、觀光的地方,比喻極好的生活環境。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
- 成語出處:
- 《老子》第二十章:“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
-
44
山不轉路轉
- 成語拼音:
- shān bù zhuàn lù zhu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世界渺小,這里不遇那里遇
- 成語出處:
- 柳建偉《英雄時代》第14章:“山不轉水轉,水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
45
四海之內皆兄弟
- 成語拼音:
-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 成語解釋:
- 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四海”指天下,全國。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樣。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
46
生死輪回
- 成語拼音:
- shēng sǐ lún huí
- 成語解釋:
- 輪回:流轉。佛教認為眾生各依所做的善惡而在生死世界中循環不已,像車輪回旋不停一樣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李云卿》第四折:“今日到來日修,每日去頻發愿,過今年捱到來年,擔閣了修行仙道遠,則這生死輪回怎遣!”
-
47
天下太平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tài píng
- 成語解釋:
- 全國或世界局勢穩定。形容社會安定;秩序良好。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仲尼燕居》:“言而覆之,禮也;行而樂之,樂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天下太平也。”
-
48
五湖四海
- 成語拼音:
- wǔ hú sì hǎi
- 成語解釋:
- 五湖:我國的五大湖泊(指鄱陽湖、洞庭湖、洪澤湖、太湖、巢湖)。泛指四面八方;全國各地。有時也指世界各地。現有時也比喻廣泛的團結。
- 成語出處:
- 唐 呂巖《絕句》:“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
49
唯物主義
- 成語拼音:
- wéi wù zhǔ yì
- 成語解釋:
-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沒有同這些反面的東西作過斗爭,你那個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不鞏固的。”
-
50
唯心主義
- 成語拼音:
- wéi xīn zhǔ yì
- 成語解釋:
- 物質世界是意識、精神的產物,意識、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哲學觀點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禁止人們跟謬誤、丑惡、敵對的東西見面,跟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東西見面。”
-
51
五洲四海
- 成語拼音:
- wǔ zhōu sì hǎi
- 成語解釋:
- 泛指世界各地。
- 成語出處:
- 司馬達《魔鬼的笛音》:“五洲四海的人們,都在以不同的眼光和興趣,注視著中國未來的發展。”
-
52
形而上學
- 成語拼音:
- xíng ér shàng xué
- 成語解釋:
- 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世界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矛盾論》:“一種是形而上學的見解,一種是辯證法的見解,形成了互相對立的兩種宇宙觀。”
-
53
又紅又專
- 成語拼音:
- yòu hóng yòu zhuān
- 成語解釋:
- 具有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又掌握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絕大多數科學技術人員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努力同工農兵相結合,滿腔熱情地對待自己從事的科學技術工作,作出了成績……就整個說來,不愧是我們工人階級自己的又紅又專的科學技術隊伍。”
-
54
昭昭之宇
- 成語拼音:
- zhāo zhāo zhī yǔ
- 成語解釋:
- 昭昭:光明;宇:宇宙,指世界。指光明的世界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淮南子·精神訓》:“甘瞑于太霄之宅,而覺視于昭昭之宇。”
* 關于世界的成語 形容世界的成語 描述世界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