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用的成語 (37個)
-
1
刑措不用
- 成語拼音:
- xíng cuò bù yòng
- 成語解釋:
- 措:設置,設施。刑法放置起來而不用。形容政治清平。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議兵》:“威厲而不試,刑錯而不用。”
-
2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 成語拼音:
- yòng rén bù yí,yí rén bù yòng
- 成語解釋:
- 疑:不相信。任用一個人,就不要懷疑他;懷疑一個人,就不要任用他
- 成語出處:
- 宋·陳亮《論開誠之道》:“臣愿陛下虛懷易盛,開心見誠,疑則勿用,用則勿疑。與其位,勿奪其職;任徽事,勿間以言。”
-
3
行藏用舍
- 成語拼音:
- xíng cáng yòng shě
- 成語解釋:
- 行:做,實行。藏;退隱。用:任用。舍:不用。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
4
死記硬背
- 成語拼音:
- sǐ jì yìng bèi
- 成語解釋:
- 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記憶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誦書本
- 成語出處:
- 葉圣陶《我呼吁》:“你們要招收的決不是那些‘死記硬背的東西太多,缺乏獨立思考和豐富的想象’的學生。”
-
5
居不重席
- 成語拼音:
- jū bù chóng xí
- 成語解釋:
- 居:坐;臥;席:席墊用品。坐臥不用兩重席墊;指生活儉樸節約。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哀公元年》:“昔闔廬食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
-
6
食不二味
- 成語拼音:
- shí bù èr wèi
- 成語解釋:
- 吃飯不用兩道菜肴。謂飲食節儉。
- 成語出處:
- 《左傳·哀公元年》:“昔闔廬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器不彤鏤,宮室不觀,舟車不飾,衣服財用,擇不取費。”《韓非子·外儲說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
7
備而不用
- 成語拼音:
- bèi ér bù yòng
- 成語解釋:
- 備:準備。準備好而暫時不用;以應急需。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雖說備而不用,到得那時候,聽憑兵丁造一句謠言,開上幾排槍,那人可就死了不少。”
-
8
空谷白駒
- 成語拼音:
- kōng gǔ bái jū
- 成語解釋:
- 駒:小壯的馬。很好的一匹折馬,卻放在山谷里不用。比喻不能任用賢能。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
-
9
殺人不用刀
- 成語拼音:
- shā rén bù yòng dāo
- 成語解釋:
- 比喻用筆或嘴陷害人于死地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第17卷:“問:‘如何是衲僧口?’師曰:‘殺人不用刀。’”
-
10
無所不用其極
- 成語拼音:
- wú suǒ bù yòng qí jí
- 成語解釋:
- 極:窮盡。原意是無處不用盡心力。現指做壞事時任何極端的手段都使出來。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
11
至敬無文
- 成語拼音:
- zhì jìng wú wén
- 成語解釋:
- 至敬:極高的敬意;文:文飾,虛偽無用的舉動。最高的敬意是不用文飾的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禮器》:“至敬無文,父黨無容。”
-
12
大匠不斫
- 成語拼音:
- dà jiàng bù zhuó
- 成語解釋:
- 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詣高的人;斫;砍削。高明的匠人不用斧頭砍削。比喻居高位的人不逞小智,不代下司職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貴公》:“處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斫,大庖不豆,大勇不計,大兵不寇。’”
-
13
食不兼肉
- 成語拼音:
- shí bù jiān ròu
- 成語解釋:
- 吃飯不用兩道肉食。謂飲食節儉。
- 成語出處:
- 《尹文子·大道上》:“昔晉國若奢,文公以儉矯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無幾時,人皆大布之衣,脫粟之飯。”
-
14
坐不重席
- 成語拼音:
- zuò bù chóng xí
- 成語解釋:
- 坐不用雙層席子。比喻生活節儉。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門外長荊棘,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
15
罷黜百家
- 成語拼音:
- bā chù bǎi jiā
- 成語解釋:
- 罷黜:廢棄不用。原指排除諸子雜說,專門推行儒家學說。也比喻只要一種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武帝紀贊》:“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
16
不言而信
- 成語拼音:
- bù yán ér xìn
- 成語解釋:
- 舊指君子不用說什么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 成語出處:
- 《莊子·田子方》:“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
-
17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成語拼音:
- huáng zhōng huǐ qì,wǎ fǔ léi míng
- 成語解釋: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楚辭·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
18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 成語拼音:
- niǎo jìn gōng cáng,tù sǐ gǒu pēng
- 成語解釋:
- 烹:煮燒。飛鳥打盡,弓被擱置不用;兔被捕殺后,獵狗則被烹食。比喻事情辦成,功臣被害
- 成語出處:
- 魯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識時務者問:‘如果那時并不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漢人也配享太廟……則將如何?’我覺得頗費唇舌。”
-
19
匹夫之勇
- 成語拼音:
- pǐ fū zhī yǒng
- 成語解釋:
- 指不用智謀單憑個人的勇力。
- 成語出處:
- 《國語 越語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也。”
-
20
束之高閣
- 成語拼音:
- shù zhī gāo gé
- 成語解釋:
- 捆起來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著不用。
- 成語出處:
- 《晉書 庾翼傳》:“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后議其任耳。”
* 關于不用的成語 形容不用的成語 描述不用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