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討好的成語 (10個)
-
1
吃力不討好
- 成語拼音:
- chī lì bù tǎo hǎo
- 成語解釋:
- 討:求得。費了好大力氣,也得不到稱贊。形容事情棘手難辦,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對頭。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八回:“老實說,有了錢,與其這樣化的吃力不討好,我倒不如拿來孝敬點給叔公了。
-
2
出力不討好
- 成語拼音:
- chū lì bù tǎo hǎo
- 成語解釋:
- 指白費功夫,沒有取得成效,相反帶來壞的影響
- 成語出處: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61回:“不但出力不討好,而且有性命之憂。”
-
3
費力不討好
- 成語拼音:
- fèi lì bù tǎo hǎo
- 成語解釋:
- 指白費功夫,沒有取得成效,相反帶來壞的影響。
- 成語出處:
- 老舍《今年的希望》:“雜文本非所長,寫不出什么道理來,何苦費力不討好,耽誤了自己的時間,而又不能使篇幅增光呢!”
-
4
法不阿貴
- 成語拼音:
- fǎ bù ē guì
- 成語解釋:
- 法:法律。阿:偏袒;討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意思是秉公執法;不畏權貴。
- 成語出處:
- 韓非《韓非子 有度》:“法不阿貴,強不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弗敢爭,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
5
義不取容
- 成語拼音:
- yì bù qǔ róng
- 成語解釋:
- 取容:討好。為追求正義而不取悅于人。指人剛直不阿。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行不茍合,義不取容。”
-
6
受夾板氣
- 成語拼音:
- shòu jiā bǎn qì
- 成語解釋:
- 夾在中間受氣,兩頭不討好
- 成語出處:
- 凌力《少年天子》第一章:“福臨滿腦門冒火,感到他在受夾板氣。”
-
7
受夾板罪
- 成語拼音:
- shòu jiā bǎn zuì
- 成語解釋:
- 夾在中間受罪,兩頭不討好
- 成語出處:
-
8
兩頭白面
- 成語拼音:
- liǎng tóu bái mi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表里不一,兩方面討好。
- 成語出處:
-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則為你兩頭白面搬興廢,轉背言詞說是非。”
-
9
好惡殊方
- 成語拼音:
- hào wù shū fāng
- 成語解釋:
- 好惡:喜好和討厭;殊方:不同的趨向。指人的旨趣不同,愛憎有異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異文志》:“時君世主,好惡殊方。”
-
10
好生惡殺
- 成語拼音:
- hào shēng wù shā
- 成語解釋:
- 好:喜愛;惡:討厭,憎恨。愛惜生靈,不喜殺生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姚崇傳》:“陛下好生惡殺,此事請不煩出敕,乞容臣出牒處分。”
* 關于不討好的成語 形容不討好的成語 描述不討好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