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能不的成語 (819個)

    141

    為仁

    成語拼音:
    wéi rén bù fù
    成語解釋:
    要仁愛就發財致富。參見“為富仁”。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上》:“陽虎曰:‘為富仁矣,為仁富矣。’”
    142

    無所

    成語拼音:
    wú suǒ bù jí
    成語解釋:
    沒有地方達到。
    成語出處:
    《鹖冠子·環流》:“故命無所在,無所施,無所及,時或后而得之命也。”
    143

    無所

    成語拼音:
    wú suǒ bù róng
    成語解釋:
    沒有什么容納。極言其寬廣。
    成語出處:
    《魏書》:“朕于天下無所容,而況植乎?”
    144

    威武

    成語拼音:
    wēi wǔ bù qū
    成語解釋:
    強暴的壓力使之屈服;表示堅貞頑強。威武:權勢;武力。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富貴淫,貧賤移,威武屈,此之謂大丈夫。”
    145

    辭聲

    成語拼音:
    xiǎng bù cí shēng
    成語解釋:
    響:回聲。回響離開聲音。比喻榮譽從實際作為得來
    成語出處:
    漢·劉向《說苑·雜言》:“響辭聲,鑒辭形,君子正一,而萬物皆成。”
    146

    犯正

    成語拼音:
    xié bù fàn zhèng
    成語解釋:
    亦作“邪伐正”。謂邪妖之法壓倒剛正之氣。
    成語出處:
    唐·劉束《隋唐嘉話》中卷:“臣聞邪犯正,若使咒臣,必得行。”
    147

    躐等

    成語拼音:
    xué bù liè děng
    成語解釋:
    躐等:越級,循原有序列。學習超越次第,應循序漸進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學記》:“幼者聽而問,學躐等也。”
    148

    為例

    成語拼音:
    xià bù wéi lì
    成語解釋:
    例:先例。下一次以這次為例子照樣做。指只通融或寬恕這一次;以后允許再做。
    成語出處:
    明 余繼登《曲故紀聞》:“疏聞,英宗謂吏部臣曰:‘此人子之至情,予以移封,后為例。”
    149

    由主

    成語拼音:
    xīn bù yóu zhǔ
    成語解釋:
    為情感所激動,指神智由自己控制。
    成語出處: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 張協貧女團圓》:“張協本意無心娶你,在窮途身自由己。況天寒舉目又無親,亂與伊家相娶。”
    150

    知往

    成語拼音:
    xíng bù zhī wǎng
    成語解釋:
    行:走。行路知道走向何方。指行動自主,只聽任自然擺布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知北游》:“故行知往,處知所持,食知所味,天地之強陽氣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151

    夏蟲可言冰

    成語拼音:
    xià chóng bù kě yán bīng
    成語解釋:
    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十回:“夏蟲可言冰,蟪蛄知春秋。”
    152

    夏蟲可語冰

    成語拼音:
    xià chóng bù kě yǔ bīng
    成語解釋:
    語:談論。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冰。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秋水》:“夏蟲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
    153

    夏蟲可語寒

    成語拼音:
    xià chóng bù kě yǔ hán
    成語解釋:
    和生長在夏天的蟲談論寒冷。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成語出處:
    154

    相持

    成語拼音:
    xiāng chí bù xià
    成語解釋:
    下:解決。指雙方勢均力敵;互相抗爭;各相讓;誰也戰勝了對方。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燕齊相持而下,則劉項之權未有所分也。”
    155

    熏蕕同器

    成語拼音:
    xún yóu bù tóng qì
    成語解釋:
    熏蕕:香草和臭草。比喻好和壞共處。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王肅《孔子家語 致思》:“回聞熏蕕同器而藏,堯桀共國而治,以其異類也。”
    156

    薰蕕同器

    成語拼音:
    xūn yóu bù tóng qì
    成語解釋:
    薰:香草,比喻善類;蕕:臭草,比喻惡物。香草和臭草可以放在一個器物里。比喻好和壞共處。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王肅《孔子家語 致思》:“回聞薰蕕同器而藏,堯桀共國而治,以其異類也。”
    157

    諳典

    成語拼音:
    yán bù ān diǎn
    成語解釋:
    諳:熟悉。說話用詞依據經典
    成語出處:
    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三折:“則見他一時半刻使盡了千方百計,吃緊的理服人,言諳典。”
    158

    達意

    成語拼音:
    yán bù dá yì
    成語解釋:
    亦作“言逮意”。說的話準確地表達思想內容。
    成語出處:
    《明史·廣西土司傳二·思明》:“以譯者言達意,復為書曉之。”
    159

    眼里揉下沙子

    成語拼音:
    yǎn lǐ róu bù xià shā zǐ
    成語解釋:
    比喻對壞人壞事容忍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9回:“奶奶寬洪大量,我卻眼里揉下沙子去。”
    160

    一馬跨兩鞍

    成語拼音:
    yī mǎ bù kuà liǎng ān
    成語解釋:
    一匹馬套兩個馬鞍。比喻一女嫁二夫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我一馬跨兩鞍。想男兒在日,曾兩年匹配,卻叫我改嫁別人,其實做得。”
    * 關于不能不的成語 形容不能不的成語 描述不能不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