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能不的成語 (819個)

    621

    依草附木

    成語拼音:
    yī cǎo fù mù
    成語解釋:
    原指鬼神有所依憑,擅作威福。后比喻憑借他人勢力,為非作歹。也比喻自立,依靠別人。
    成語出處: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著俺家名姓,做這等事情的,也可知。”
    622

    由此及彼

    成語拼音:
    yóu cǐ jí bǐ
    成語解釋:
    此:這;這個;彼:那個。由這一現象聯系到那一現象。指分析事物孤立地看一種現象;而應把復雜事物聯系起來進行全面考察;層層深入。
    成語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6回:“遇著通曉之人,就虛心請問,由此及彼,銖積寸累,自然日有進益。”
    623

    有才無命

    成語拼音:
    yǒu cái wú mìng
    成語解釋:
    有才但遭遇好。指得志。
    成語出處:
    唐 杜甫《寄狄明府博濟》詩:“比看書父四十人,有才無命百寮底。”
    624

    言而無文,行之

    成語拼音:
    yán ér wú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
    成語解釋:
    文章沒有文采,就流傳很遠。同“言之無文,行之遠”。
    成語出處:
    北周 庚信《燕射歌辭 角調曲》:“言而無文,行之遠;義而無立,勤則無成。”
    625

    一發而可收

    成語拼音: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成語解釋:
    事情一經發生便收住
    成語出處: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隋文帝》:“亂敗之及,一發而可收也。”
    626

    一發而可收拾

    成語拼音: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shí
    成語解釋:
    事情一經發生便收住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他們在文七爺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爺醉后之言,又全被統領聽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氣,又是醋,并在一處,一發而可收拾。”
    627

    元方季方

    成語拼音:
    yuán fāng jì fāng
    成語解釋:
    東漢陳實有子陳紀字符方、陳諶字季方,兩人皆以才德見稱于世。元方之子長文與季方之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決,問于陳寔,寔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意謂兩人難分高下。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后稱兄弟皆賢為難兄難弟或元方季方。
    成語出處:
    東漢陳寔有子陳紀字元方、陳諶字季方,兩人皆以才德見稱于世。元方之子長文與季方之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決,問于陳寔,寔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
    628

    一傅眾咻

    成語拼音:
    yī fù zhòng xiū
    成語解釋:
    傅:教導;咻:喧鬧。一個人教導,眾人吵鬧干擾。比喻有什么成就。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可得矣。”
    629

    有國難投

    成語拼音:
    yǒu guó nán tóu
    成語解釋:
    有國家卻回去。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二折:“我這里叫盡屈有誰來分剖,送的我眼睜睜有國難投。”
    630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成語拼音:
    yǐ huǒ jiù huǒ,yǐ shuǐ jiù shuǐ
    成語解釋:
    用火來救火災,用水來救水災。比喻工作方法對頭,制止,反而助長其勢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人間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631

    野火燒盡,春風吹又生

    成語拼音:
    yě huǒ shāo bù jìn,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
    成語解釋:
    野火燒盡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長出來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殺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盡,春風吹又生。”
    632

    養晦韜光

    成語拼音:
    yǎng huì tāo guāng
    成語解釋:
    謂隱藏行跡和才露鋒芒。
    成語出處:
    清·王韜《淞濱瑣話·羅浮幻跡》:“茍養晦韜光,始許了卻前緣,重聯仙侶。”
    633

    以荷析薪

    成語拼音:
    yǐ hé xī xīn
    成語解釋:
    《左傳·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負荷。’”原謂父親劈柴,兒子承受擔當。后以“以荷析薪”比喻繼承父業。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負荷。’”
    634

    一蹶

    成語拼音:
    yī jué bù zhèn
    成語解釋:
    蹶:跌倒;振:振作。跌倒了再也爬起來。比喻遭到失敗;挫折;就再也振作起來。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說苑 說叢》:“一噎之故,絕谷食,一蹶之故,卻足行。”
    635

    一饑兩飽

    成語拼音:
    yī jī liǎng bǎo
    成語解釋:
    猶言每天飽食。形容生活貧困。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七卷:“錢興日逐做些小經紀供給家主,每每敷,一饑兩飽。”
    636

    有家難奔

    成語拼音:
    yǒu jiā nán bēn
    成語解釋:
    由于種種原因,有家卻回去。
    成語出處: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四折:“你可為甚么切齒嚼牙恨,這是你自做的來有家難奔。”
    637

    右軍習氣

    成語拼音:
    yòu jūn xí qì
    成語解釋:
    右軍: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比喻一味摹擬古人,自創一格。
    成語出處:
    清·宋曹《書法約言》:“既脫天腕,仍養于心,方無右軍習氣。”
    638

    衣錦夜游

    成語拼音:
    yì jǐn yè yóu
    成語解釋:
    穿了錦繡衣裳在夜間出行。比喻雖居官位,卻使人看到自己的榮耀顯貴。同“衣繡夜行”。
    成語出處:
    《北史 鹿悆傳》:“且衣錦夜游,有識許。”
    639

    以渴服馬

    成語拼音:
    yǐ kě fú mǎ
    成語解釋:
    使馬忍渴受訓,從人驅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使人真心順服。
    成語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造父為齊王駙駕,以渴服馬,百日而服成……王曰:‘效駕于圃駕于圃中。’造父驅車入圃,馬見圃池而走,造父禁。造父以渴服馬久矣,今馬見池,馯而走,雖造父治……”
    640

    圓孔方木

    成語拼音:
    yuán kǒng fāng mù
    成語解釋:
    把方木頭放到圓孔里去。比喻二者投合。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若將有限心識作無限中用,如將方木逗圓孔。”
    * 關于不能不的成語 形容不能不的成語 描述不能不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