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穩的成語 (19個)
-
1
歪歪倒倒
- 成語拼音:
- wāi wāi dǎo dǎo
- 成語解釋:
- 不端正的樣子,形容行動不穩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歐陽山《三家巷》:“他把那些歪歪倒倒的柜子、架子、桌子、椅子都扶了起來。”
-
2
搖搖欲墜
- 成語拼音:
- yáo yáo yù zhuì
- 成語解釋:
- 搖搖:搖晃;動搖不穩的樣子;欲:將要;墜:掉下來。搖搖晃晃;即將掉下來。形容很不穩定;就要掉下來;或比喻就要垮臺或崩潰。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4回:“眾視之,見其色昏暗,搖搖欲墜。”
-
3
立場不穩
- 成語拼音:
- lì chǎng bù wěn
- 成語解釋:
- 對問題所持的觀點態度不能持之以恒
- 成語出處:
- 古華《芙蓉鎮》第三章:“他們是立場不穩,愛憎不明,敵我不分。”
-
4
風雨飄搖
- 成語拼音:
- fēng yǔ piāo yáo
- 成語解釋:
- 在風雨里飄浮搖蕩。比喻動蕩不穩或岌岌可危。
- 成語出處:
- 《詩經 豳風 鴟鸮》:“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
-
5
東歪西倒
- 成語拼音:
- dōng wāi xī d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身不由己,傾斜不穩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9回:“日暮挑燈閑徙倚,郎不歸來留戀誰家里?及至歸來沉醉矣,東歪西倒扶難起。”
-
6
東搖西擺
- 成語拼音:
- dōng yáo xī bǎi
- 成語解釋:
- 形容走路不穩。比喻容易動搖、不堅定。
- 成語出處: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8回:“只見那邊妖婦妖尼,笑吟吟的將拂子東搖西擺。”
-
7
緊行無好步
- 成語拼音:
- jǐn xíng wú hǎo bù
- 成語解釋:
- 走得太急步子就邁不穩。比喻過于倉促,事情就做不好。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禁曰:‘緊行無好步,當緩圖之。’龐德不知于禁之意,只懊悔不已。”
-
8
搖搖擺擺
- 成語拼音:
- yáo yáo bǎi bǎi
- 成語解釋:
- ①行走不穩貌。②坦然自得貌。③形容主意不定。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四折:“我做個州官不歹,斷事處搖搖擺擺。”《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一個婦女搖搖擺擺從府堂里出來,自言自語,與崔寧打了個胸廝撞。”
-
9
坐臥不安
- 成語拼音:
- zuò wò bù ān
- 成語解釋:
- 坐不穩;睡不安。形容心情緊張;情緒不安。
- 成語出處:
- 《壇經 行由品》:“房中思想,坐臥不安。”
-
10
東倒西歪
- 成語拼音:
- dōng dǎo xī wāi
- 成語解釋:
- 歪歪倒倒的。形容站立不穩;或位置不正;傾斜欲倒的樣子。也形容雜亂無章。
- 成語出處:
- 元 蕭德祥《楊氏女殺狗勸夫》:“他兩個把盞兒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東倒西歪。”
-
11
跌跌撞撞
- 成語拼音:
-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 成語解釋:
- 形容走路不穩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42回:“腳底下不曉得高低,跌跌撞撞,進了右首房間。”
-
12
西歪東倒
- 成語拼音:
- xī wāi dōng dǎo
- 成語解釋:
- 歪:偏斜。指身不由己,傾斜不穩。也形容物體傾斜不牢固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劉郎中》:“柱肚撐腸酒力催,西歪東倒腳高低。”
-
13
跌跌蹌蹌
- 成語拼音:
- diē diē qiàng qiàng
- 成語解釋:
- 行走不穩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14
國家多難
- 成語拼音:
- guó jiā duō nàn
- 成語解釋:
- 難:災難。國家多次遭到災難。形容國家政局不穩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檀弓上》:“雖然,吾君老矣,子少,國家多難。”
-
15
趔趔趄趄
- 成語拼音:
- liè liè qiè qiè
- 成語解釋:
- 身子歪斜,行路不穩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4回:“兩個人共提著一桶水,一手撩著衣裳,趔趔趄趄,潑潑撒撒的。”
-
16
趔趄而行
- 成語拼音:
- liè qiè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身子歪斜不穩地走路
- 成語出處:
-
17
前合后仰
- 成語拼音:
- qián hé hòu yǎng
- 成語解釋:
- 前合:身體向前彎曲。后仰:身體往后仰。指身體前后晃動。形容身體站立不穩。亦作“前仰后合”。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可惜玉山頹,盡教恁金波漾,拼了個前合后仰。”
-
18
前仰后合
- 成語拼音:
- qián yǎng hòu hé
- 成語解釋:
- 形容身體大幅度地前后晃動。多指大笑、酒醉、困倦時站立不穩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東倒西歪,后合前仰,離席上,這酒興顛狂。”
-
19
天下鼎沸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dǐng fèi
- 成語解釋:
- 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鼎沸:鼎里的水沸騰。比喻社會動蕩,政局不穩,人心煥散,惶惶思變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冏《六代論》:“由是天下鼎沸,奸兇并爭。”
* 關于不穩的成語 形容不穩的成語 描述不穩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