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知道的成語 (126個)

    101

    刻舟求劍

    成語拼音:
    kè zhōu qiú jiàn
    成語解釋:
    舟:船;求:尋找;尋求。在船上刻記號;尋找失落水中的劍。比喻辦事方法對頭;死守教條;拘泥固執;隨著情勢的變化而變化。
    成語出處:
    戰國 呂韋《呂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行,求劍若此,亦惑乎?”
    102

    六耳同謀

    成語拼音:
    liù ěr bù tóng móu
    成語解釋:
    原意是三個人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輕信傳聞的話沒有益處。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六耳同謀。且去,來日來。”
    103

    秘而

    成語拼音:
    mì ér bù xuān
    成語解釋:
    秘:公開的;引申為隱匿;能讓別人;宣:公開。把的消息、情況隱秘起來;告訴別人。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呂蒙傳》:“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秘而宣。”
    104

    懵懵懂懂

    成語拼音:
    měng měng dǒng dǒng
    成語解釋:
    糊涂,明事理。形容什么也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著缽盂,拑著釘鈀,與沙僧徑直回來。”
    105

    瞞上瞞下

    成語拼音:
    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
    成語解釋:
    瞞:也作“漫”,欺騙,蒙蔽。瞞著上面,瞞下面。指通同作弊,使上級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六回:“現在是上頭堂官曉得了這樁事情。瞞老哥說:這些事情原是瞞上瞞下,常常有的,就是家兄及兄弟也常常替人家經手。”
    106

    推聾妝啞

    成語拼音:
    tuī lóng zhuāng yǎ
    成語解釋:
    謂裝作問,什么都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3回:“三藏聞言,推聾妝啞,瞑目寧心,寂然答。”
    107

    團團轉

    成語拼音:
    tuán tuán zhuàn
    成語解釋:
    回環旋轉,形容怎么辦好。
    成語出處:
    蘇青《結婚十年》第四章:“于是我急得在房中團團轉:出去呢?出去呢?換衣服呢?還是換?”
    108

    慮夕

    成語拼音:
    zhāo bù lǜ xī
    成語解釋:
    早晨晚上會變成什么樣子或發生什么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成語出處:
    晉 李密《陳情事表》:“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慮夕。”
    109

    謀夕

    成語拼音:
    zhāo bù móu xī
    成語解釋:
    早晨晚上會變成什么樣子或發生什么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5回:“這么一把年紀,死期也要到快了,才鬧出個朝謀夕的景況來;餓死就好了,還望翻身么!”
    110

    草木俱朽

    成語拼音:
    cǎo mù jù xiǔ
    成語解釋:
    象草木一樣死去,世人并。借喻人一生毫無建樹。
    成語出處:
    《后漢書·朱穆傳》:“彼與草木俱朽,此與金石相傾。”
    111

    擬規畫圓

    成語拼音:
    nǐ guī huà yuán
    成語解釋:
    按照圓規畫圓形。比喻照老規矩辦事,變通。
    成語出處:
    112

    死生未卜

    成語拼音:
    sǐ shēng wèi bǔ
    成語解釋:
    卜:預料,猜測。是生是死還
    成語出處:
    《剪燈余話·瓊奴傳》:“徐郎遼海從戍,死生未卜,縱繞無恙,又安能至此而成姻乎?”
    113

    一國三公

    成語拼音:
    yī guó sān gōng
    成語解釋:
    公:古代諸侯國君的通稱。一個國家有三個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權統一,使人聽誰的話好。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五年》:“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114

    疾風勁草

    成語拼音:
    jí fēng jìn cǎo
    成語解釋:
    在猛烈的大風中,只有堅韌的草才會被吹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誰真正堅強。
    成語出處:
    《東觀漢記 王霸傳》:“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始驗疾風勁草。”
    115

    行之惟艱

    成語拼音:
    xíng zhī wéi jiān
    成語解釋:
    惟:是。它并難,去做它就難了
    成語出處:
    《尚書·說命中》:“非之艱,行之惟艱。”
    116

    行合一

    成語拼音:
    zhī xíng hé yī
    成語解釋:
    認識事物的理與實行其事是密可分的
    成語出處:
    明·王守仁《傳習錄》上卷:“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方才行得……某今說個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
    117

    止足之戒

    成語拼音:
    zhǐ zú zhī jiè
    成語解釋:
    止:懂得適可而止;足:滿足;戒:戒心。指要以止和足為戒,滿足
    成語出處:
    南朝·梁·任葷《王文憲集·序》:“安以歲暮之期,申以止足之戒。”
    118

    諱莫如深

    成語拼音:
    huì mò rú shēn
    成語解釋:
    諱:瞞著說;深:事件重大。原指事情重大;因而隱瞞言。后比喻隱瞞得非常嚴;唯恐別人
    成語出處:
    《穀梁傳 莊公三十二年》:“何也?諱莫如深,深則隱。茍有所見,莫如深也。”
    119

    尾生喪身

    成語拼音:
    wěi shēng sàng shēn
    成語解釋:
    傳說魯國人尾生與一女子相約在橋下會面,水漲,尾生愿失信,抱著橋柱被淹死。比喻只守約,而懂得權衡利害關系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來,水至去,抱梁柱而死。”
    120

    匿跡潛形

    成語拼音:
    nì jì qián xíng
    成語解釋:
    匿:隱藏起來,讓人;潛:隱藏。躲藏起來,露形跡。
    成語出處:
    元 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我只是吞聲忍氣,匿跡潛形。”
    * 關于不知道的成語 形容不知道的成語 描述不知道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