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可不的成語 (514個)
-
441
超乎尋常
- 成語拼音:
- chāo hū xún cháng
- 成語解釋:
- 在合理或可以接受的限度以外,極不公平、極粗魯或極不正義
- 成語出處:
- 孫力《都市風流》第五章:“張義民以超乎尋常的忍耐力來對待這場決定他命運、前途的戀愛。”
-
442
超前絕后
- 成語拼音:
- chāo qián jué hòu
- 成語解釋:
- 謂超越前人,以后也無一可相比。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絕后光前”李善注引《晉起居注·安帝詔》曰:“元功盛德,超前絕后。”《野叟曝言》六九回:“飛娘咋舌驚嘆道:‘天下有這等奇烈女子,守節不變,猶人所能,至寧死而不顯,婆婆之失,則真可超前絕后矣。’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絕后光前”李善注引《晉起居注·安帝詔》曰:“元功盛德,超前絕后。”
-
443
詞窮理盡
- 成語拼音:
- cí qióng lǐ jìn
- 成語解釋:
- 謂再也找不到理由,無話可說。
- 成語出處:
- 唐·崔致遠《蕭遘相公書》之二:“仰干陶冶,敬托箋毫,始知調急聲哀,唯愧詞窮理盡。”
-
444
辭窮理屈
- 成語拼音:
- cí qióng lǐ qū
- 成語解釋:
- 理由站不住腳,被駁得無話可說。
- 成語出處:
- 《宋書·鄭鮮之傳》:“時或言論,人皆依違之,不敢難也;鮮之難必切至,未嘗寬假,要須高祖辭窮理屈,然后置之。”
-
445
處士橫議
- 成語拼音:
- chǔ shì héng yì
- 成語解釋:
- 處士:有才德不愿做官的人;橫議:隨便議論。指不做官的隱士可以無所顧忌妄加評論政治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圣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
446
超世絕倫
- 成語拼音:
- chāo shì jué lún
- 成語解釋:
- 超出世人和同輩。漢·蔡邕《陳寔碑》:“群僚賀之,皆舉手曰,穎川陳君,超世絕倫。”亦作“超類絕倫”。明·李贄《焚書·書答·答耿司寇》:“故使克明即不中舉,即不中進士,即不作大官,亦當為天地間有數奇品,超類絕倫,而可以公眼前蹊徑限之歟?”亦作“軼群絕類”。宋
- 成語出處:
- 漢·蔡邕《陳寔碑》:“群僚賀之,皆舉手曰,穎川陳君,超世絕倫。”
-
447
寸鐵殺人
- 成語拼音:
- cùn tiě shā rén
- 成語解釋:
- 一寸長的短兵器即可以殺人。比喻事物主要是在于精而不是在于多。
- 成語出處:
-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第七卷:“譬如人載一車兵器,弄了一件,又取出一件來弄,便不是殺人手段;我則只有寸鐵,便可殺人。”
-
44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 成語拼音:
- chǐ yóu suǒ duǎn,cùn yóu suǒ chánɡ
- 成語解釋:
- 短:不足,長:有余。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 成語出處:
- 戰國 楚 屈原《楚辭 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
449
耳視目聽
- 成語拼音:
- ěr shì mù tīng
- 成語解釋:
- 用耳朵看,用眼睛聽。三代道家荒唐地認為視聽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倉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
-
450
耳聞是虛,眼觀為實
- 成語拼音:
- ěr wén shì xū,yǎn guān wéi shí
- 成語解釋:
- 親自聽到的還不足為信,只有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可靠的。
- 成語出處:
-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九回:“‘耳聞是虛,眼觀為實’,叔叔此時,且不要過于取笑侄女,請再去一訪,……那時再來取笑侄女,卻也未遲。”
-
451
風雨飄搖
- 成語拼音:
- fēng yǔ piāo yáo
- 成語解釋:
- 在風雨里飄浮搖蕩。比喻動蕩不穩或岌岌可危。
- 成語出處:
- 《詩經 豳風 鴟鸮》:“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
-
452
觥飯不及壺飧
- 成語拼音:
- gōng fàn bù jí hú sūn
- 成語解釋:
- 豐盛的酒肴沒有準備好,不如一壺水泡飯可以解除饑餓。比喻事情很急,不能等待。
- 成語出處:
- 《國語·越語下》:“觥飯不及壺飧。今歲晚矣,子將奈何?”
-
453
過河卒子
- 成語拼音:
- guò hé zú zǐ
- 成語解釋:
- 象棋規則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過了河之后可以橫著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進,不能后退。
- 成語出處:
- 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62回:“這是‘做了過河卒子,只有拼命向前’的時候呀!”
-
454
呵佛罵祖
- 成語拼音:
- hē fó mà zǔ
- 成語解釋:
- 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沒有顧慮,敢做敢為。
- 成語出處: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宣鑒禪師》:“是子將來有把茅蓋頭,呵佛罵祖去在。”
-
455
海枯石爛
- 成語拼音:
- hǎi kū shí làn
- 成語解釋:
- 枯:枯干;爛:朽爛。海水干涸;石頭朽爛。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或不可能實現。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堅定;永不改變。也作“石爛海枯”。
- 成語出處:
- 金 元好問《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
-
456
荒謬絕倫
- 成語拼音:
- huāng miù jué lún
- 成語解釋:
- 荒謬:非常不合情理;倫:類;絕倫:沒有可以跟它類比的。沒有比這更荒唐更不合情理的了。形容荒唐、錯誤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清 龔自珍《語錄》:“此等依托乃得罪孔子之尤,荒謬絕倫之作,作者可醢也。”
-
457
悔之無及
- 成語拼音:
- huǐ zhī wú jí
- 成語解釋:
- 無及:來不及。后悔也來不及了。指做事或說話不當;過后才察覺到;但已經無可挽回。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董卓傳》:“及溺乎船,悔之無及。”
-
458
積毀銷骨
- 成語拼音:
- jī huǐ xiāo gǔ
- 成語解釋:
- 積毀:不止一次的毀謗;銷:熔化。一次又一次的毀謗;積累下來足以致人于毀滅之地。比喻毀謗中傷的可怕。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張儀列傳》:“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459
酒肉朋友
- 成語拼音:
- jiǔ ròu péng yǒu
- 成語解釋:
- 在一起只是吃吃喝喝;可以同歡樂;而不能共患難的朋友。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關云長是我酒肉朋友,我交他兩只手送與你荊州來。”
-
460
汲深綆短
- 成語拼音:
- jí shēn gěng duǎn
- 成語解釋:
- 謂井深而吊繩短。語本《莊子·至樂》:“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后以“汲深綆短”喻力不勝任。
- 成語出處:
- 語出《莊子·至樂》:“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 關于不可不的成語 形容不可不的成語 描述不可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