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及的成語 (95個)
-
61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 成語拼音:
- xuá rú bù jí,yóu kǒng shī zhī
- 成語解釋:
- 學習好像追趕什么,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 成語出處:
- 《論語·秦伯》:“子日:‘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
62
呼不給吸
- 成語拼音:
- hū bù jǐ xī
- 成語解釋:
- 形容嚇得來不及喘氣。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兵略訓》:“瞇不給撫,呼不給吸。”
-
63
急不暇擇
- 成語拼音:
- jí bù xiá zé
- 成語解釋:
- 在緊急的情況下來不及選擇。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擇,從竇中魚貫而出,外面正是一條逼狹的胡同,還靜悄悄的沒人阻住。”
-
64
急不擇言
- 成語拼音:
- jí bù zé yán
- 成語解釋:
- 急得來不及選擇詞語。形容說話十分急迫或緊張。
- 成語出處:
- 魯迅《華蓋集 忽然想到》:“‘急不擇言’的病源,并不在沒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時候沒有想。”
-
65
救過不遑
- 成語拼音:
- jiù guò bù huáng
- 成語解釋:
- 救:挽救;遑:閑暇。補救過失都來不及
- 成語出處:
- 清·黃宗羲《子劉子行狀》上卷:“上方綜核名實,分別功罪,群臣救過不遑。”
-
66
接應不暇
- 成語拼音:
- jiē yìng bù xiá
- 成語解釋:
- 暇:空閑。指美景繁多,來不及觀賞。后多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付不過來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85回:“普席又要吃酒,未免令人接應不暇了。”
-
67
目不給賞
- 成語拼音:
- mù bù gěi shǎng
- 成語解釋:
- 眼睛來不及觀賞。形容景物優美繁多。
- 成語出處:
- 清·戴名世《雁蕩記》:“環左右前后而列者,爭奇獻怪,目不給賞。”
-
68
目不給視
- 成語拼音:
- mù bù jǐ shì
- 成語解釋:
- 給:供給。眼睛來不及觀賞。形容景物又美又多
- 成語出處:
- 宋·周邦彥《汴都賦》:“沉沙棲陸,異域所至,殊形妙狀,目不給視,無所不有。”
-
69
目不暇給
- 成語拼音:
- mù bù xiá gěi
- 成語解釋:
- 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來不及看。
- 成語出處:
- 清·吳璿《飛龍全傳》序:“于是檢向時所鄙之《飛龍傳》,為之刪其繁文,汰其俚句,布以雅訓之格,間以清雋之辭,傳神寫物,盡態極妍,庶足令閱者驚奇拍案,目不暇給矣!”
-
70
時不我與
- 成語拼音:
- shí bù wǒ yǔ
- 成語解釋:
- 我與:“與我”的倒裝;與:等待。時間不會等待我們的。嗟嘆時機錯過,追悔不及。
- 成語出處:
- 《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
71
亡不旋踵
- 成語拼音:
- wáng bù xuán zhǒng
- 成語解釋:
- 謂迅速滅亡。不旋踵,來不及轉腳跟。形容時間極短。
- 成語出處:
- 宋·蘇轍《序》:“晉武帝削平吳蜀,任賢使能,容受直言,有明主之風,然而亡不旋踵。”
-
72
應接不暇
- 成語拼音:
- yìng jiē bù xiá
- 成語解釋:
- 暇。空閑。風景好看;東西好而多;看不過來;或人、事物太多;來不及接待、應付。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
-
73
自救不暇
- 成語拼音:
- zì jiù bù xiá
- 成語解釋:
- 解救自己都來不及。指無力再幫助他人。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為華州郭使君進滅殘寇形勢圖狀》:“今殘孽雖窮蹙日甚,自救不暇,尚慮其逆帥望秋高馬肥之便,蓄突圍拒轍之謀。”
-
74
避之若浼
- 成語拼音:
- bì zhī ruò měi
- 成語解釋:
- 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
- 成語出處:
- 《孟子 公孫丑上》:“推惡惡之心,思與鄉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將浼也。”趙岐注:“與鄉人立,見其冠不正,望望然,慚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
-
75
罰不及眾
- 成語拼音:
- fá bù jí zhòng
- 成語解釋:
- 罰:懲罰;及:到達;眾:大眾。指處罰只對小部分人,不會處罰大眾
- 成語出處:
-
76
捻土為香
- 成語拼音:
- niǎn tǔ wéi xiāng
- 成語解釋:
- 捏泥成香。因不及備香,以此表示虔誠。
- 成語出處:
- 宋·曾敏行《獨醒雜志》第五卷:“捻土為香事有因,如今宜假不宜真。”
-
77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成語拼音:
- qī nián zhī bìng,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 成語解釋:
- 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準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 成語出處:
-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78
望門投止
- 成語拼音:
- wàng mén tóu zhǐ
- 成語解釋:
- 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見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況急迫,來不及選擇存身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黨錮傳 張儉》:“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
79
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
- 成語拼音:
- zhū bā jiè chī rén shēn guǒ,quán bù zhī zī wèi
- 成語解釋:
- 比喻吃東西狼吞虎咽,來不及細嘗。也比喻看書做事貪多務得,實則無所收獲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這奴才,‘豬八戒吃人參果,全不知滋味’!”
-
80
自顧不暇
- 成語拼音:
- zì gù bù xiá
- 成語解釋:
- 自己顧自己還來不及(顧:照顧;暇:空閑)。多指無法照顧別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 劉聰載記》:“彼方憂自固,何暇來耶!”
* 關于不及的成語 形容不及的成語 描述不及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