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及的成語 (95個)

    41

    追悔莫

    成語拼音:
    zhuī huǐ mò jí
    成語解釋:
    后悔也來了。
    成語出處:
    漢 晁錯《上書言兵事》:“夫以人之死爭勝,跌而振,則悔之亡也。”
    42

    懊悔莫

    成語拼音:
    ào huǐ mò jí
    成語解釋:
    懊悔:悔恨。指后悔已經來
    成語出處:
    43

    擇路

    成語拼音:
    jí bù zé lù
    成語解釋:
    急得來選擇道路地亂跑。形容非常緊迫。
    成語出處: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張鴻漸》:“張是夜越莽穿榛,急擇途;明,困殆已極。”
    44

    觥飯壺飧

    成語拼音:
    gōng fàn bù jí hú sūn
    成語解釋:
    豐盛的酒肴沒有準備好,如一壺水泡飯可以解除饑餓。比喻事情很急,能等待。
    成語出處:
    《國語·越語下》:“觥飯壺飧。今歲晚矣,子將奈何?”
    45

    攻其一點,其余

    成語拼音:
    gōng qí yī diǎn,bù jí qí yú
    成語解釋:
    對于人或事從全面看,只是抓住一點就攻擊。多指有偏見的批評。
    成語出處:
    《新華半月刊》1959年第2期:“那些還覺悟的人就冷眼旁觀,吹毛求疵,攻其一點,其余。”
    46

    成語拼音:
    jí bù jí dài
    成語解釋:
    見“急可待”。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44回:“但他頑心太重,同時就急待把那盒子開了開來。”
    47

    救過

    成語拼音:
    jiù guò bù shàn
    成語解釋:
    補救過失都來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若死者有知,先王之積怒久矣,太后救過贍,何暇私魏丑夫乎?”
    48

    疾雷暇掩耳

    成語拼音:
    jí léi bù xiá yǎn ěr
    成語解釋:
    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防備。同“疾雷掩耳”。
    成語出處:
    晉 傅玄《傅子 闕題》:“我欲戰而彼欲戰者,我鼓而進之若山崩河溢,當其沖者摧,值其鋒者破,所謂疾雷暇掩耳,則又誰御之。”
    49

    流水游龍

    成語拼音:
    liú shuǐ yóu lóng
    成語解釋:
    語本《后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倉頭衣綠褠,領袖正白,顧視御者,遠矣。”后因以“流水游龍”比喻川流息的車馬。
    成語出處:
    語出《后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倉頭衣綠褠,領袖正白,顧視御者,遠矣。”
    50

    成語拼音:
    pò bù jí dài
    成語解釋: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著急。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戲,該仙子何以迫待,奏聞請旨。”
    51

    可待

    成語拼音:
    pò bù kě dài
    成語解釋:
    見“迫待”。
    成語出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29回:“迫可待者,即令官吏帶銀子,按戶稽查,量其家大小人口若干,先與銀若干,使其度命。”
    52

    私仇

    成語拼音:
    sī chóu bù jí gōng
    成語解釋:
    :到。雖有私人仇恨而傷害公家之事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五年》:“私仇公,好廢過,惡去善,義之經也。”
    53

    無所

    成語拼音:
    wú suǒ bù jí
    成語解釋:
    沒有地方能達到。
    成語出處:
    《鹖冠子·環流》:“故命無所在,無所施,無所,時或后而得之命也。”
    54

    成語拼音:
    xíng bù jí yán
    成語解釋:
    為人處事守信用
    成語出處: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21回:“諸兄與弟,當以行言為恥。”
    55

    成語拼音:
    yán bù jí xíng
    成語解釋:
    謂言行一。
    成語出處:
    明·薛瑄《薛子道論》:“言行,可恥之甚,非特發于口謂之言,凡著于文詞者皆是也。”
    56

    成語拼音:
    zuì bù jí nú
    成語解釋:
    孥:妻子與兒女的統稱。治罪止于本人,妻和子女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雖然罪孥,只是我死之后,無路可投。”
    57

    成語拼音:
    zhāo bù jí xī
    成語解釋:
    形容情況危急。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夕。”
    58

    狀貌中人

    成語拼音:
    zhuàng mào bù jí zhōng rén
    成語解釋:
    壯貌:容貌;中人:一般人。容貌如普通人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游俠列傳》:“吾視郭解狀貌中人,言語足采者。”
    59

    馬腹逃鞭

    成語拼音:
    mǎ fù táo biān
    成語解釋:
    《左傳·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馬腹。”后以“馬腹逃鞭”比喻躲脫懲罰。
    成語出處:
    《左傳·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馬腹。”
    60

    成語拼音:
    sì bù jí shé
    成語解釋:
    一句話說出口,駟馬拉的車也追回。比喻一句話說出來,再也無法收回。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舌。”
    * 關于不及的成語 形容不及的成語 描述不及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