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787個)
-
101
不屑一顧
- 成語拼音:
- bù xiè yī gù
- 成語解釋:
- 不屑:認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顧: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 成語出處:
- 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龔彥佐序》:“夫祿之以天下而系馬千駟,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
-
102
不肖子孫
- 成語拼音:
- bù xiào zǐ sūn
- 成語解釋:
- 不肖:不像。不像祖宗、父輩的賢良子孫。指品行不好;不能繼承先輩事業和遺志的沒有出息的子孫。
- 成語出處:
- 宋 邵雍《盛衰吟》:“克肖子孫,振起家門;不肖子孫,破敗家門。”
-
103
百依百順
- 成語拼音:
- bǎi yī bǎi shùn
- 成語解釋:
- 依:依從;順:順從。事事都依從別人。形容一味順從而不問是非。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做爺娘的百依百順,沒一事違拗了他。”
-
104
不一而足
- 成語拼音:
- bù yī ér zú
- 成語解釋:
- 足:充足;足夠。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滿足。后指同類的事物或現象很多;反復出現;不能一一列舉。
- 成語出處:
- 《公羊傳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則何以不氏?許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
105
博弈猶賢
- 成語拼音:
- bō yì yóu xián
- 成語解釋:
- 后指不要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 成語出處:
- 語出《論語 陽貨》:“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
106
不知底細
- 成語拼音:
- bù zhī dǐ xì
- 成語解釋:
- 不知道人或事情的內情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7回:“我也不知底細。”
-
107
不知凡幾
- 成語拼音:
- bù zhī fán jǐ
- 成語解釋:
- 凡:總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類的事物很多。
- 成語出處:
- 清 顧炎武《錢糧論上》:“其逃亡或自盡者,又不知凡幾也。”
-
108
敗子回頭金不換
- 成語拼音:
- bài zǐ huí tóu jīn bù huàn
- 成語解釋:
- 指不干正事的人改邪歸正比金子還可貴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1卷:“‘敗子回頭便作家!’你如今莫去花柳游蕩,收心守分。”
-
109
不在話下
- 成語拼音:
- bù zài huà xià
- 成語解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成語出處:
-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四折:“以下各隨次第加官賜賞,這且不在話下。”
-
110
不知死活
- 成語拼音:
- bù zhī sǐ huó
- 成語解釋:
-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從事。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7回:“無才小輩,背反狂夫!上負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軍到來,有何理說?”
-
111
不值一顧
- 成語拼音:
- bù zhí yī gù
- 成語解釋:
- 顧:看。不值得一看。形容瞧不起某事物。
- 成語出處:
- 明 方孝儒《送龔彥佐序》:“夫祿之以天下而系馬千駟,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
-
112
猝不及防
- 成語拼音:
- cù bù jí fáng
- 成語解釋:
- 猝:突然;出乎意料;防:防備。事情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
- 成語出處: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既不炳燭,又不揚聲,猝不及防,突然相遇,是先生犯鬼,非鬼犯先生。”
-
113
層出不窮
- 成語拼音:
- céng chū bù qióng
- 成語解釋:
- 層:重復;層出:重復地出現;窮:盡。接連不斷地出現;沒有窮盡。有時喻指事物變幻之快。
- 成語出處: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槐西雜志二》:“天下之巧,層出不窮,千變萬化,豈一端所可盡乎?”
-
114
參差錯落
- 成語拼音:
- cēn cī cuò luò
- 成語解釋:
- 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錯落:交錯、交織的樣子。各種不同的事物,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
- 成語出處: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十回:“那七個鈴便不一齊都響,亦復參差錯落,應機赴節。”
-
115
乘車入鼠穴
- 成語拼音:
- chéng chē rù shǔ xué
- 成語解釋:
- 乘:坐。坐著車子進老鼠洞。比喻根本辦不到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未嘗夢乘車入鼠穴,搗齏瞰鐵杵,皆無想無因故也。”
-
116
癡呆懵懂
- 成語拼音:
- chī dāi měng dǒng
- 成語解釋:
- 懵懂:糊涂,不明事理。愚笨糊涂,資質低下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一枝花》:“倒不如癡呆懵懂,甘守著陋巷的這簞瓢。”
-
117
吃力不討好
- 成語拼音:
- chī lì bù tǎo hǎo
- 成語解釋:
- 討:求得。費了好大力氣,也得不到稱贊。形容事情棘手難辦,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對頭。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八回:“老實說,有了錢,與其這樣化的吃力不討好,我倒不如拿來孝敬點給叔公了。
-
118
愁眉不展
- 成語拼音:
- chóu méi bù zhǎn
- 成語解釋:
- 展:舒展。心里憂愁;雙眉緊鎖;不得舒展。形容心事重重的樣子。也作“愁眉緊鎖”。
- 成語出處:
- 唐 姚鵠《隨州獻李侍御》之二:“舊隱每懷空竟夕,愁眉不展幾經春。”
-
119
措手不及
- 成語拼音:
- cuò shǒu bù jí
- 成語解釋:
- 措手:著手處理;應付;不及:來不及。著手處理已來不及了。形容事情來得突然;來不及應付。
- 成語出處:
-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攛過我?”
-
120
長痛不如短痛
- 成語拼音:
- cháng tòng bù rú duǎn tòng
- 成語解釋:
- 長期痛苦還不如短期痛苦。指果斷處事
- 成語出處:
- 梁實秋《腌豬肉》:“他以為長痛不如短痛,離婚是最好的結束。”
* 關于不事事的成語 形容不事事的成語 描述不事事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