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563個)

    101

    成語拼音:
    yī juě bù xīng
    成語解釋:
    見“振”。
    成語出處:
    孫中山《興中會章程》:“乃以庸奴誤國,涂毒蒼生,興,如斯之極。”
    102

    跨兩鞍

    成語拼音:
    yī mǎ bù kuà liǎng ān
    成語解釋:
    匹馬能套兩個馬鞍。比喻嫁二夫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我跨兩鞍。想男兒在日,曾兩年匹配,卻叫我改嫁別人,其實做得。”
    103

    成語拼音:
    yī qián bù zhí
    成語解釋:
    個銅錢都值。比喻毫無價值。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生平毀程錢,今日長者為壽,乃效女兒咕囁耳語。”
    104

    人向隅,滿坐

    成語拼音:
    yī rén xiàng yú,mǎn zuò bù lè
    成語解釋:
    指滿堂之上,樂,眾皆為之歡。
    成語出處:
    漢 劉向《說苑 貴德》:“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猶堂之上也。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堂之人皆樂矣。”
    105

    成語拼音:
    yī shì bù zhī
    成語解釋:
    見“知”。
    成語出處:
    《南史·隱逸傳·陶弘景》:“讀書萬余卷,知,以為深恥。”
    106

    成語拼音:
    yī wò bù qǐ
    成語解釋:
    愈。
    成語出處: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自從倩女孩兒在折柳亭與王秀才送路,辭別回家,得其疾病,起。”
    107

    成語拼音:
    yī wù bù zhī
    成語解釋:
    對某事物有所知。比喻知識尚有欠缺。
    成語出處:
    漢·揚雄《法言·君子》:“圣人之于天下,恥物之知。”
    108

    成語拼音:
    yī yán bù fā
    成語解釋:
    句話也說。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三巧兒聽說丈夫把她休了,發,啼哭起來。”
    109

    言既出,金玉

    成語拼音:
    yī yán jì chū,jīn yù bù yí
    成語解釋:
    移:改變。話說出了口,就是用黃金白玉也能更改。指話說出口,就能再收回,定要算數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貞心定識減古媛,今日言既出,金玉移。”
    110

    葉障目,見泰山

    成語拼音:
    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成語解釋:
    蔽:遮。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到全局或整體。
    成語出處:
    《鶚冠子 天則》:“葉蔽目,見太山;兩耳塞豆,聞雷霆。”
    111

    指蔽目,見泰山

    成語拼音:
    yī zhǐ bì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成語解釋:
    蔽:遮蓋;泰山:山名。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到全局或整體
    成語出處:
    謝覺哉《關于獨立思考》:“至于全體的事,管好處多大,總是‘指蔽目,見泰山’。”
    112

    成語拼音:
    yī zì bù shí
    成語解釋:
    個字也認識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主兒或是年老的,或是貌丑的,或是識的村牛,你卻骯臟了世。”
    113

    成語拼音:
    yī zì bù shuǎng
    成語解釋:
    爽:差錯,失誤。個字也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7回:“所責之事,皆系平日私語爽。”
    114

    慎,滿盤皆輸

    成語拼音:
    yī zhāo bù shèn,mǎn pán jiē shū
    成語解釋:
    原指下棋時關鍵的步棋走得當,整盤棋就輸了。比喻某個對全局具有決定意義的問題處理當,結果導致整個失敗。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說‘慎,滿盤皆輸’,乃是說的帶全局性的,即對全局有決定意義的著。”
    115

    飯,當思來處

    成語拼音:
    yī zhōu yī fàn,dāng sī lái chù bù yì
    成語解釋:
    口粥,口飯,都應當想到來得容易。勸告人們要尊重勞動,愛惜糧食
    成語出處: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飯,當思來處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116

    知其達其二

    成語拼音:
    zhī qí yī bù dá qí èr
    成語解釋:
    只了解事物的方面,而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對事物的了解全面
    成語出處:
    宋·蘇軾《漢武帝論》:“知其達其二;見其利,睹其害。”
    117

    知其知其二

    成語拼音:
    zhī qí yī,bù zhī qí èr
    成語解釋:
    知道事物的方面,知道還有另方面。形容對事物的了解全面。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小旻》:“敢暴虎,敢馮河,人知其,莫知其它。”
    118

    只知其知其二

    成語拼音:
    zhǐ zhī qí shān,bù zhī qí èr
    成語解釋:
    只知道事物的方面,而知道它的另方面。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地》:“識其知其二,治其內,而治其外。”
    119

    成語拼音:
    bù gù yī qiè
    成語解釋:
    顧:顧惜,眷顧。什么都
    成語出處:
    葉圣陶《孤獨》:“既然見到點兒光,便切地逃開。”
    120

    成語拼音:
    bù jū yī gé
    成語解釋:
    拘:拘泥;限制;格:規格;標準。指限定于種規格和方式。
    成語出處:
    清 龔自珍《己亥雜詩》第125首:“我勸天公重抖擻,格降人才。”
    * 關于不一一的成語 形容不一一的成語 描述不一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