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上不上的成語 (141個)

    121

    天理難容

    成語拼音:
    tiān lǐ nán róng
    成語解釋:
    雖然一時對惡人無可奈何;但覺得會放過他。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朱砂擔》第四折:“才見得冤冤相報,方信道天理難容。”
    122

    泰然自若

    成語拼音:
    tài rán zì ruò
    成語解釋:
    泰然:鎮靜的樣子;自若:跟平常一樣。形容碰意外、嚴重或緊急的情況;能沉著鎮靜;忙。
    成語出處:
    《金史 顏盞門都傳》:“有敵忽來,雖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123

    望塵莫及

    成語拼音:
    wàng chén mò jí
    成語解釋:
    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能趕。比喻遠遠落在后面。塵:塵土;莫:;及:趕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趙咨傳》:“復拜東海相,之官,道經滎陽,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謁候。咨為留,暠送至亭次,望塵及。”
    124

    無大無小

    成語拼音:
    wú dà wú xiǎo
    成語解釋:
    ①無論大小。謂舉國下。②分年長年幼、輩份大輩份小。
    成語出處:
    《周書·文帝紀》:“公昔居管轄,恩信著聞,今無大無小,藏愿推奉。”
    125

    五鬼鬧判

    成語拼音:
    wǔ guǐ nào pàn
    成語解釋:
    許多小鬼戲弄判官。劇目名。舊時也比喻居位者被對自己滿或輕蔑的人所戲弄。
    成語出處:
    魯迅《小說舊聞鈔·三保太監西洋記》:“惟其中有五鬼鬧判一語,知所出;以問余,亦無以應也。”
    126

    無兄盜嫂

    成語拼音:
    wú xiōng dào sǎo
    成語解釋:
    語本《漢書·直疑傳》:“人或毀疑曰:‘疑狀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盜嫂何!’疑聞,曰:‘我乃無兄。’然終自明。”后以“無兄盜嫂”指無中生有的毀謗。三國魏曹操《劐整齊風俗令》:“昔直疑無兄,世人謂之盜嫂……此皆以白為黑,欺天罔者也。”
    成語出處:
    語本《漢書·直疑傳》:“人或毀疑曰:‘疑狀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盜嫂何!’疑聞,曰:‘我乃無兄。’然終自明。”
    127

    閑話少提

    成語拼音:
    xián huà shǎo tí
    成語解釋:
    提:提說。指要緊的話必說了,還是回到正事
    成語出處:
    128

    閑話休題

    成語拼音:
    xián huà xiū tí
    成語解釋:
    題:通“提”,提說。指要緊的話必說了,還是回到正事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7卷:“閑話休題。如今且說杭州城中一個團頭姓金名老大。”
    129

    閑話休題,書歸正傳

    成語拼音:
    xián huà xiū tí,shū guī zhèng zhuàn
    成語解釋:
    題:通“提”,提說。指要緊的話必說了,還是回到正題
    成語出處:
    魯迅《吶喊·阿Q正傳》:“便從入三教九流的小說家所謂‘閑話休題,書歸正傳’這一句套話里,取出‘正傳’兩個字來,作為名目。”
    130

    閑話休提,書歸正傳

    成語拼音:
    xián huà xiū tí,shū guī zhèng zhuàn
    成語解釋:
    提:提說。指要緊的話必說了,還是回到正題
    成語出處:
    王朝聞《論鳳姐》第16章:“閑話休提,書歸正傳;看來襲人自己,日子也并太好過。”
    131

    先意承旨

    成語拼音:
    xiān yì chéng zhǐ
    成語解釋:
    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從意旨。原指等父母開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級意圖,極力奉承。
    成語出處:
    《韓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禮記·祭義》:“君子之所為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于道。”
    132

    濟可

    成語拼音:
    yǐ bù jì kě
    成語解釋:
    《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干,民無爭心。”杜預注:“否,可也。獻君之否,以成君可。”后以“以濟可”指用否定錯誤意見的辦法,幫助國君走成功之路。,同“否”。濟
    成語出處:
    《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干,民無爭心。”杜預注:“否,可也。獻君之否,以成君可。”
    133

    一班一輩

    成語拼音:
    yī bān yī bèi
    成語解釋:
    謂同等,下。
    成語出處: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十一回:“當日你這廝誹謗朝廷,潛地奔逃,我這一班一輩的人,為你知受過多少限責,你卻躲在賣酒的李秀家里快活。”
    134

    緣木求魚

    成語拼音:
    yuán mù qiú yú
    成語解釋:
    緣:順著;木:樹。沿著樹干爬樹去捉魚。比喻方法對;徒勞無功。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135

    義無反顧

    成語拼音:
    yì wú fǎn gù
    成語解釋:
    義:宜;應該做的事;反顧:回頭看。做正當合理的事;只有前的事;絕回頭。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觸白刃,冒流矢,義反顧,計旋踵,人懷怒心。”
    136

    衣繡夜行

    成語拼音:
    yī xiù yè xíng
    成語解釋:
    衣:穿。繡:錦繡。穿著精美鮮艷的錦繡衣服夜間街行走。比喻人富貴以后為人知。亦作“衣錦夜游”、“衣錦夜行”。
    成語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見秦宮室皆以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137

    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成語拼音:
    yī yán jì chū,rú bái rǎn zào
    成語解釋:
    皂:黑色。話一出口,如同白底染黑色。比喻話一出口,就能更改收回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5回:“何出此言,大將軍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138

    夜以繼晝

    成語拼音:
    yè yǐ jì zhòu
    成語解釋:
    用夜里的時間接白天的時間。形容日夜息地努力。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郅惲傳》:“昔文王敢槃游于田,以萬人惟憂,而陛下遠獵山林,夜以繼晝。”
    139

    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成語拼音:
    yán zhě zhūn zhūn,tīng zhě miǎo miǎo
    成語解釋:
    諄諄:教誨倦的樣子;藐藐:疏遠的樣子。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放在心。形容徒費口舌。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140

    杖策窺園

    成語拼音:
    zhàng cè kuī yuán
    成語解釋:
    杖策:拄著拐杖。拄著拐杖也要到園中去看看。指死讀書本,而是走社會,研究現實
    成語出處:
    宋·王安石《窺園》詩:“杖策窺園日數巡,攀花折木興常新。”
    * 關于上不上的成語 形容上不上的成語 描述上不上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