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三九的成語 (13個)
-
1
三等九般
- 成語拼音:
- sān děng jiǔ bān
- 成語解釋:
- 同“三等九格”。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5回:“金蓮:‘若是這等的也罷了,我說又是沒廉恥的貨,三等九般使了接去。’”
-
2
三等九格
- 成語拼音:
- sān děng jiǔ gé
- 成語解釋:
- 猶三六九等。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孟玉樓道:‘娘,不是這等說,李大姐倒也罷了,沒甚么倒吃了他爹恁三等九格的。’”
-
3
三槐九棘
- 成語拼音:
- sān huái jiǔ jí
- 成語解釋:
- 《周禮 秋官 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眾庶在其后。”鄭玄注:“樹棘以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懷也,懷來人于此,欲與之謀。”后以“三槐九
- 成語出處:
- 《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長眾庶在其后。”
-
4
九烈三貞
- 成語拼音:
- jiǔ liè sān zhēn
- 成語解釋:
- 貞:貞操;烈:節烈。封建社會用來贊譽婦女的貞烈。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他元來是九烈三貞賢達婦,兀的個老人家尚然道出嫁從夫。”
-
5
九流三教
- 成語拼音:
- jiǔ liú sān jiào
- 成語解釋:
- 泛指宗教、學術中各種流派。也指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
- 成語出處:
- 元 武漢臣《玉壺春》第二折:“做子弟的須要九流三教皆通,八萬四千傍門盡曉。”
-
6
三教九流
- 成語拼音:
- sān jiào jiǔ liú
- 成語解釋:
- 指宗教或學術上的各種流派。也泛指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 成語出處:
- 宋 趙彥衛《云麓漫鈔》第六卷:“(梁武帝)問三教九流及漢朝舊事,了如目前。”
-
7
九衢三市
- 成語拼音:
- jiǔ qú sān shì
- 成語解釋:
- 指繁華的街市。
- 成語出處:
- 宋·柳永《看花回》詞:“九衢三市風光麗,正萬家、急管繁弦。”
-
8
三回九轉
- 成語拼音:
- sān huí jiǔ zhuǎn
- 成語解釋:
- ①形容曲折回蕩。②猶三番五次。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奈何天·逃禪》:“誦真經三回九轉,敲鐘磬動地驚天。”
-
9
三旬九食
- 成語拼音:
- sān xún jiǔ shí
- 成語解釋:
- 旬:十天叫一旬。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頓飯。形容家境貧困。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說苑·立節》:“子思居于衛,缊袍無表,二旬而九食。”晉·陶潛《擬古》詩:“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
10
三貞九烈
- 成語拼音:
- sān zhēn jiǔ liè
- 成語解釋:
- 貞:貞操;烈:節烈。封建社會用來贊譽婦女的貞烈。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他元來是九烈三貞賢達婦,兀的個老人家尚然道出嫁從夫。”
* 關于三九的成語 形容三九的成語 描述三九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