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一方面的成語 (58個)
-
21
知二五而不知十
- 成語拼音:
- zhī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
- 成語解釋:
- 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綜合全面地看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晉、楚也;晉、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
22
知二五而未識于十
- 成語拼音:
- zhī èr wǔ ér wèi shí yú shí
- 成語解釋:
- 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綜合全面地看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峻《辯命論》:“同知三者,定乎造化,榮辱之境,獨曰由人。是知二五而未識于十。”
-
23
撐門拄戶
- 成語拼音:
- chēng mén zhǔ hù
- 成語解釋:
- 撐:支持;拄:支撐。支撐門戶。指獨立主持或擔當某一方面的工作
- 成語出處:
- 宋·釋惟白《續傳燈錄》第31卷:“猛火然鐺著佛喋,恁公作用,方可撐門拄戶。”
-
24
經一事,長一智
- 成語拼音:
- jīng yī shì,zhǎng yī zhì
- 成語解釋:
- 親身經歷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長關于這方面的知識
- 成語出處:
- 《新編五代史平話 漢史》:“人有常言:‘遭一蹶者得一便,經一事者長一智。’”
-
25
內圣外王
- 成語拼音:
- nèi shèng wài zhǔ
- 成語解釋:
-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天下》:“是故內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
26
偏聽偏信
- 成語拼音:
- piān tīng piān xìn
- 成語解釋:
- 偏:只注重一方面。只聽信一方面的話;就以為真;指處理問題態度不公正;方法不妥當。
- 成語出處:
- 漢 王符《潛夫論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
27
偏聽偏言
- 成語拼音:
- piān tīng piān yán
- 成語解釋:
- 偏:只注重一方面。只聽信一方面,指處理問題態度不公正,方法不妥當
- 成語出處:
- 漢 王符《潛夫論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
28
經一失,長一智
- 成語拼音:
- jīng yī shī,zhǎng yī zhì
- 成語解釋:
- 經:經歷;智:智慧,聰明。親身經歷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長關于這方面的知識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卷:“吾輩切記,不可輕易說人笑人,正所謂經一失,長一智耳。”
-
29
一舉兩便
- 成語拼音:
- yī jǔ liǎng biàn
- 成語解釋:
- 舉:做事。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5卷:“落得永遠快活,且又不擔干系,豈非一舉兩便!”
-
30
一舉兩失
- 成語拼音:
- yī jǔ liǎng shī
- 成語解釋:
- 舉:舉動。指一件事帶來兩方面的損失。形容十分錯誤的舉動
- 成語出處:
- 《綱鑒抄略》:“朝廷一舉而兩失。縱不能復后,宜還仲淹、道輔。”
-
31
一空依傍
- 成語拼音:
- yī kōng yī bàng
- 成語解釋:
- 指在藝術、學術等方面獨創而全不摹仿。
- 成語出處:
- 王國維《宋元戲曲考》第十二章:“關漢卿一空依傍,自鑄偉詞,而其言曲盡人情,字字本色,故當為元人第一。”
-
32
一心掛兩頭
- 成語拼音:
- yī xīn guà liǎng tóu
- 成語解釋:
- 一顆心對兩方面都惦念
- 成語出處:
- 元·高明《琵琶記·再報佳期》:“媒婆,我去也不妨,只是一心掛兩頭,如何是好。”
-
33
一廂情愿
- 成語拼音:
- yī xiāng qíng yuàn
- 成語解釋:
- 指單方面的愿望或不考慮客觀實際情況的主觀意愿。同“一相情愿”。
- 成語出處:
- 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有人說:‘你這一廂情愿,石敢同意去嗎?’”
-
34
三位一體
- 成語拼音:
- sān wèi yī tǐ
- 成語解釋:
- 比喻三個人、三件事或三個方面聯成一個整體。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斗爭》:“為什么提出‘鞏固和平’、‘爭取民主’、‘實現抗戰’這樣三位一體的口號?”
-
35
一分為二
- 成語拼音:
- yī fēn wéi èr
- 成語解釋:
- 哲學用語,指事物作為矛盾的統一體,都包含著相互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積極方面,也看到消極方面。
- 成語出處:
- 宋·邵雍《皇極經世緒言》第七卷:“是故一分為二,二分為四。”
-
36
一個巴掌拍不響
- 成語拼音:
- yī gè bā zhǎng pāi bù xiǎng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情不會是單方面引起的。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8回:“‘一個巴掌拍不響’,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惡些。”
-
37
一手獨拍,雖疾無聲
- 成語拼音:
- yī shǒu dú pāi,suī jí wú shēng
- 成語解釋:
- 疾:急速,猛烈。比喻一個人或單方面的力量難以辦事。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應,故曰:一手獨拍,雖疾無聲。”
-
38
執一而論
- 成語拼音:
- zhí yī ér lùn
- 成語解釋:
- 執一:固執一義,不知變通。只抓住一點或一個方面就進行評論
- 成語出處:
- 清·錢泳《履園叢話·水學·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觀全局,不可執一而論。”
-
39
觸類旁通
- 成語拼音:
- chù lèi páng tōng
- 成語解釋:
- 觸類:接觸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貫通。指掌握或懂得了某一事物的知識或規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了解和掌握同類的其它事物。
- 成語出處:
- 《周易 系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
40
知一不知十
- 成語拼音:
- zhī yī bù zhī shí
- 成語解釋:
- 僅知道事物的一個方面而不了解全面
- 成語出處:
- 漢·桓寬《鹽鐵論·結和》:“秦知進取之利,而不知鴻門之難,是以知一不知十也。”
* 關于一方面的成語 形容一方面的成語 描述一方面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