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兩便的意思 一舉兩便的讀音和出處
- 一
- 舉
- 兩
- 便
- 成語名稱:
- 一舉兩便
- 成語拼音:
- [yī jǔ liǎng biàn]
- 成語解釋:
- 舉:做事。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5卷:“落得永遠快活,且又不擔干系,豈非一舉兩便!”
- 成語例句: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35回:“又安眾民之心,倘河近成功,也除通國大患,真是一舉兩便。”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指收獲大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一舉兩便
- 英文翻譯:
-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一舉兩便”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一的成語 聯合式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做事 得到 方面 好處
“一舉兩便”的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舉】:1.往上托;往上伸:舉重。舉手。高舉著紅旗。2.舉動:義舉。壯舉。一舉一動。一舉兩得。3.興起;起:舉義。舉兵。舉火。4.生(孩子):舉一男。5.推選;選舉:推舉。舉代表。公舉他做學習組長。6.舉人的簡稱:中舉。武舉。7.提出:列舉。舉一反三。舉個例子。8.全:舉座(所有在座的人)。舉國。舉世。9.姓。
【兩】:1.“兩”和“二”用法不全同。讀數目字只用“二”不用“兩”,如“一、二、三、四”。小數和分數只用“二”不用“兩”,如“零點二(0.2),三分之二”。序數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詞前,用“兩”不用“二”。在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兩”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為多(“二兩”不能說“兩兩”)。新的度量衡單位前一般用“兩”,如“兩噸、兩公里”。在多位數中,百、十、個位用“二”不用“兩”,如“二百二十二”。“千、萬、億”的前面,“兩”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萬二千”、“兩億二千萬”,“千”在“萬、億”后,以用“二”為常。2.雙方:兩便。兩可。兩全其美。兩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數目,和“幾”差不多:過兩天再說。他真有兩下子。我跟你說兩句話。4.姓。5.質量或重量單位,10錢等于1兩,舊制16兩等于1斤,1兩合31.25克;后改為10市兩等于1市斤,1兩合50克。
【便】:[biàn]1.順利,沒有困難或阻礙:便當。便利。便道。便民。2.簡單的,禮節上非正式的:便宴。便衣。便函(形式比較簡便的信件)。簡便。便宜。隨便(適當地,看事實需要而自行處理事情)。3.便利的時候:便中請來信。4.就:說了便做。5.排泄屎尿或排泄出來的屎尿:大便。便秘。[pián]1.〔便便〕肚子肥大的樣子,如“大腹便便”。2.〔便嬖〕封建統治者所親近寵愛的人。3.〔便佞〕善于用花言巧語討好的人。
“一舉兩便”的近義詞
“一舉兩便”的相關成語
“一舉兩便”的關聯成語
一字的成語
舉字的成語
兩字的成語
便字的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舉開頭的成語
兩開頭的成語
便開頭的成語
yi的成語
ju的成語
liang的成語
bian的成語
yjlb的成語
一舉什么什么的成語
一什么兩什么的成語
一什么什么便的成語
什么舉兩什么的成語
什么舉什么便的成語
什么什么兩便的成語
* 一舉兩便的意思 一舉兩便的成語解釋 一舉兩便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