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一定的成語 (108個)
-
1
一定不易
- 成語拼音:
- yī dìng bù yì
- 成語解釋:
- 易:改變。原指一定下來就不變更,后形容事理正確,不可改變。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主術訓》:“今夫權衡規矩,一定而不易,不為秦楚變節,不為胡越改容。”
-
2
一定之規
- 成語拼音:
- yī dìng zhī guī
- 成語解釋:
- 一定的規律或規則。比喻已打定的主意。
- 成語出處:
- 郭小川《新路歌》:“歷史的發展,有它新陳代謝的一定之規。”
-
3
一定不移
- 成語拼音:
- yī dìng bù yí
- 成語解釋:
- 見“一定不易”。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音律》:“至于填詞一道,則句之長短,字之多寡,聲之平、上、去、入,韻之清濁陰陽,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
4
從規矩定方圓
- 成語拼音:
- cóng guī jǔ dìng fāng yuán
- 成語解釋:
- 從:聽從;規矩:圓規和曲尺。根據圓規和曲尺來確定方圓的大小形狀。比喻凡事都得遵循一定的法則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冤家債主》楔子:“天地神鬼人五仙,盡從規矩定方圓,逆則路路生顛倒,順則頭頭身外玄。”
-
5
飄泊無定
- 成語拼音:
- piāo bó wú dìng
- 成語解釋:
- 飄泊:隨水漂流或停泊;泊:停留;暫住。隨水漂流到哪兒就停在哪兒;沒有一定的方向。比喻東奔西走;生活不安定。
- 成語出處:
- 宋 范成大《元夜憶群從》:“遙憐好兄弟,飄泊雨江村。”
-
6
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成語拼音:
- yī yán jì chū,jīn yù bù yí
- 成語解釋:
- 移:改變。話說出了口,就是用黃金白玉也不能更改。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 成語出處: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貞心定識不減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
7
必由之路
- 成語拼音:
- bì yóu zhī lù
- 成語解釋:
-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宋 朱熹注:“義者行事之宜,謂認路,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而不可須臾舍矣。”
-
8
二三其節
- 成語拼音:
- èr sān qí jié
- 成語解釋:
- 二三:指不專一。三心二意,沒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專,反復無常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孫盛曰:“語曰弈者舉棋不定猶不勝其偶,況量君之才否二三其節,可以推服強鄰,囊括四海者乎?”
-
9
黑牛白角
- 成語拼音:
- hēi niú bái ji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辦事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
- 成語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解老》:“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鳴于門外。”
-
10
喜怒無常
- 成語拼音:
- xǐ nù wú cháng
- 成語解釋:
- 常:一定;無常:變化不定。一會兒高興 ;一會兒發怒;變化不定。指人的性情多變;叫人捉摸不透。
- 成語出處:
- 《魏書 楊大眼傳》:“征淮堰之役,喜怒無常。”
-
11
必由之地
- 成語拼音:
- bì yóu zhī dì
- 成語解釋:
- 必:一定;由:經過。必定要經過的道路、地方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1回:“此人聞得青州有三千銀子上京,兗州乃必由之地,意欲探取。”
-
12
出沒無常
- 成語拼音:
- chū mò wú cháng
- 成語解釋:
- 出:出現;沒:隱沒;無常:沒有常規。忽而出現;忽而隱藏;沒有一定的規律;令人無法捉摸。也作“出沒不定”。
- 成語出處:
- 宋 王十朋《王忠文公集 論廣海二寇札子》:“海寇出沒無常,尤為瀕海州縣之患。”
-
13
規矩準繩
- 成語拼音:
- guī jǔ zhǔn shéng
- 成語解釋:
- 規:畫圓形的工具;矩:畫方形或直角的工具;規矩:圓規曲尺;比喻一定的標準法則;準:水平儀;繩:墨線;準繩:測定平直的器具。比喻言行所依據的標準原則。
- 成語出處:
- 漢 王符《潛夫論 贊學》:“譬猶巧錘之為規矩準繩的遺后工也。”
-
14
畫地為牢
- 成語拼音:
- huà dì wéi láo
- 成語解釋:
- 牢:牢獄。在地上畫圈;囚人于內;作為牢獄。后喻指僅在一定的小范圍內活動。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
-
15
禍福有命
- 成語拼音:
- huò fú yǒu mìng
- 成語解釋:
- 舊時迷信認為,災禍與幸福都有一定的氣數,都是命中注定的。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謝曾侍郎啟》:“禍福有命,豈其或置于胸中。”
-
16
后會難期
- 成語拼音:
- hòu huì nán qī
- 成語解釋:
- 會:會見,見面;期:約定的時間。以后相會沒有一定的日期。指以后很難見面了
- 成語出處:
- 北朝·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大統寺》:“老翁送元寶出,云:‘后會難期。’”
-
17
事在人為
- 成語拼音:
- shì zài rén wéi
- 成語解釋:
- 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條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觀努力如何。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事在人為耳,彼朽骨者何知。”
-
18
錙銖必較
- 成語拼音:
- zī zhū bì jiào
- 成語解釋:
-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計較(錙:四分之一兩;銖:二十四分之一兩;二者是古代極小的計量單位)。
- 成語出處:
- 《荀子 富國》:“割國之錙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厭。”
-
19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成語拼音:
- 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 成語解釋:
-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6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業隨身,終須還賬。”
-
20
一言出口,駟馬難追
- 成語拼音:
- yī yán chū kǒu,sì mǎ nán zhuī
- 成語解釋:
- 駟馬:四匹馬拉車。話說出了口,就是四匹馬拉車也難追回。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筆說·駟不及舌說》:“俗云:一言出口,駟馬難追。《論語》所謂‘駟不及舌’也。”
* 關于一定的成語 形容一定的成語 描述一定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