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縮寫是dsb的成語 (13個)
-
1
大手筆
- 成語拼音:
- dà shǒu bǐ
- 成語解釋:
- 指偉大的著作或大行動
- 成語出處:
- 《晉書·王珣傳》:“此當有大手筆事。”
-
2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 成語拼音:
-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 成語解釋:
- 見:顯現。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王肅傳》:“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
3
滴水不羼
- 成語拼音:
- dī shuǐ bù ch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純正。
- 成語出處:
- 魯迅《朝花夕拾 無常》:“對付別人要滴水不羼的公理,對自己總還不如雖在陰司里也還能夠尋到一點私情。”
-
4
多收并畜
- 成語拼音:
- duō shōu bìng chù
- 成語解釋:
- 謂一律收羅藏蓄。
- 成語出處:
- 明·李東陽《送南京國子祭酒謝公詩序》:“董子稱王者以教化為大務,蓋天下之人才風俗皆于是關焉,州庠黨序多收并畜,不能當百一之選。”
-
5
獨樹不成林
- 成語拼音:
- dú shù bù chéng lín
- 成語解釋:
- 獨:單獨。一棵樹成不了森林。比喻個人力量有限,做不成大事
- 成語出處:
- 《古今樂錄》:“梁曲曰:獨柯不成樹,獨樹不成林。”
-
6
單絲不成線
- 成語拼音:
- dān sī bù chéng xiàn
- 成語解釋:
- 一根絲絞不成線。比喻個人力量單薄,難把事情辦成。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9回:“為見解珍解寶是個好漢,有心要救他,只是單絲不成線,孤掌豈能鳴。”
-
7
大事不糊涂
- 成語拼音:
- dà shì bù hú tú
- 成語解釋:
- 指在有關政治的是非問題上能堅持原則,態度鮮明。
- 成語出處:
- 《宋史·呂端傳》:“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
8
滴水不漏
- 成語拼音:
- dī shuǐ bù lòu
- 成語解釋:
-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說話做事非常周全、嚴密;沒有絲毫漏失;使人無隙可乘。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公孫官率領軍士,拘獲車仗人等,真個是滴水不漏。”
-
9
點水不漏
- 成語拼音:
- diǎn shuǐ bù lòu
- 成語解釋:
- 形容十分周到、嚴密,毫無差失漏洞。
- 成語出處:
- 《隋唐演義》第四九回:“羅成見線娘這枝方天戟,使得神出鬼沒,點水不漏。”
-
10
登山踄嶺
- 成語拼音:
- dēng shān bù lǐng
- 成語解釋:
- 踄:同“步”,蹈,走。形容長途跋涉,路途辛苦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68回:“我那頑徒,俱是山野庸才,只會挑包背馬,轉澗尋波,帶領貧僧登山踄嶺。”
-
11
丹書白馬
- 成語拼音:
- dān shū bái mǎ
- 成語解釋:
- 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享有世襲爵位和免罪等特權的證件時,宰白馬歃其血,以示堅守誓約,后人稱為“丹書白馬”。
- 成語出處:
- 《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書之信,重以白馬之盟。”顏師古注:“白馬之盟,謂刑白馬歃其血以為盟也。”
-
12
達士拔俗
- 成語拼音:
- dá shì bá sú
- 成語解釋:
- 達士:達觀的人;拔俗:不同凡俗。達觀的人總是超凡脫俗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仲長統傳》:“至人能變,達士拔俗。”
-
13
道三不著兩
- 成語拼音:
- dào sān bù zháo liǎng
- 成語解釋:
- 道:說話;著:接觸到。說話三句有兩句說不到地方。形容說話不著邊際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蘇王文》:“道三不著兩,四下亂倡揚,取得經來唐三藏,再莫管他人瓦上霜。”
* dsb成語,拼音縮寫是dsb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