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縮寫是cgs的成語 (15個)
-
1
吹鼓手
- 成語拼音:
- chuī gǔ shǒu
- 成語解釋:
- 舊時婚喪禮儀中吹打樂器的人,比喻專為別人捧場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22回:“叫班吹鼓手,壯觀壯觀。”
-
2
吹垢索瘢
- 成語拼音:
- chuí gòu suǒ bān
- 成語解釋:
- 猶言吹毛求疵。
- 成語出處:
- 清·葉適琯《吹網錄·亭林年譜有沿誤處》:“石州此譜為二百年來僅有之作,余非敢咱們垢索瘢,正以其大體既醇,更愿為去微瑕以歸粹美耳。”
-
3
稱功頌德
- 成語拼音:
- chēng gōng sòng dé
- 成語解釋:
- 稱頌功德。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三回:“何必借我們,你鼓唇搖舌的,自己開心作戲,卻說是稱功頌德呢。”
-
4
稱功誦德
- 成語拼音:
- chēng gōng sòng dé
- 成語解釋:
- 稱:稱道;功:功績;德:德行。頌揚功績和德行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7卷:“但凡下人,肚腸極是窄狹,得了須微之利,便極口稱功誦德,歡聲溢耳。”
-
5
殘羹剩飯
- 成語拼音:
- cán gēng shèng fàn
- 成語解釋:
- 吃剩的飯菜,比喻別人取用后剩下的一點兒東西
- 成語出處:
- 梁實秋《窮》:“不曾看見兩個窮人搶食半盂殘羹剩飯。”
-
6
殘膏剩馥
- 成語拼音:
- cán gāo shèng fù
- 成語解釋:
- 殘:剩余;膏:油脂;馥:香氣。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學遺產。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杜甫傳贊》:“渾涵汪茫,千匯萬狀,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厭余,殘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
7
村歌社鼓
- 成語拼音:
- cūn gē shè gǔ
- 成語解釋:
- 民間的歌謠、鼓樂。
- 成語出處:
- 元·姚守中《粉蝶兒·牛訴冤》套曲:“為伍的是伴哥王留,受用的是村歌社鼓。”
-
8
楚歌四合
- 成語拼音:
- chǔ gē sì 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四面被圍,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擬恨賦》:“若乃項王虎斗,白日爭輝。拔山力盡,蓋世心違。聞楚歌之四合,知漢卒之重圍。”
-
9
錯過時機
- 成語拼音:
- cuò guò shí jī
- 成語解釋:
- 喪失機會
- 成語出處:
- 劉知俠《鐵道游擊隊》第27章:“打一下吧!不要錯過機會!”
-
10
楚歌四面
- 成語拼音:
- chǔ gē sì mi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四面被圍,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 成語出處:
- 清 陳維崧《河傳 虞美人花》詞:“楚歌四面,戰旗一片,歲歲江東。”
-
11
持戈試馬
- 成語拼音:
- chí gē shì mǎ
- 成語解釋:
- 比喻作好準備,躍躍欲試。
- 成語出處:
- 《紅樓夢》第七九回:“那金桂見丈夫旗纛漸倒,婆婆良善,也就漸漸的持戈試馬。“
-
12
楚歌四起
- 成語拼音:
- chǔ gē sì qǐ
- 成語解釋:
- 見“楚歌四合”。
- 成語出處:
- 元·馬致遠《慶東原·嘆世》曲之二:“帳前滴盡英雄淚,楚歌四起,烏騅漫嘶。”
-
13
蹙國喪師
- 成語拼音:
- cù guó sàng shī
- 成語解釋:
- 蹙:迫促;師:軍隊。形容國家受難,軍隊失利
- 成語出處:
- 《晉書·陸曄、何充等傳論》:“未有嘉謀善政,出總戎律,惟聞蹙國喪師,是知風流異貞固之才,談論非奇正之要。”
-
14
村歌社舞
- 成語拼音:
- cūn gē shè wǔ
- 成語解釋:
- 指民間歌舞。
- 成語出處:
- 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詩:“春光都在柳梢頭,揀折長條插灑樓。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風流。”
-
15
才高識遠
- 成語拼音:
- cái gāo shí yuǎn
- 成語解釋:
- 才能超眾,見識深遠。
- 成語出處:
- 宋·強至《祠部集·送王賓玉》:“志節慷慨忠義俱,才高識遠器有余。”
* cgs成語,拼音縮寫是cgs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