舐糠及米的成語故事
西漢時期,各諸侯國不聽中央的號令,各自為政,御史大夫晁錯建議漢景帝削減各諸侯國的領地,把權力收歸中央。實力最大的吳王劉濞野心勃勃地對其他諸侯國王說削減領地就像舐糠及米一樣,號召其他六國起來反抗,歷史上稱七國之亂。
- 成語名稱:
- 舐糠及米
- 成語拼音:
- shì kāng jí mǐ
- 成語解釋:
- 舐:用舌頭舔東西。舔米外的糠,一直舔到里面的米。比喻占據的地方再奪取政權。也比喻由表及里,逐步進逼。
- 典故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吳王濞列傳》:“里語有之,‘舐糠及米。’”
- 成語例句:
- 無人才,則之數事者,雖舉亦廢故也。舐糠及米,終至危亡而已。(清 嚴復《救亡決論》)
- 舐糠及米的詳細解釋
* 舐糠及米的故事:西漢時期,各諸侯國不聽中央的號令,各自為政,御史大夫晁錯建議漢景帝削減各諸侯國的領地,把權力收歸中央。實力最大的吳王劉濞野心勃勃地對其他諸侯國王說削減領地就像舐糠及米一樣,號召其他六國起來反抗,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