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成語故事
西漢時期,趙充國奉漢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區叛亂,見叛軍軍心不齊,就采取招撫的辦法,使得大部分叛軍投誠。可漢宣帝命他出兵,結果出師不利。后來他按皇命收集軍糧,造成叛亂,他感慨地說:“真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 成語名稱:
-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 成語拼音:
-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毫、厘:兩種極小的長度單位。開始稍微有一點差錯,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 典故出處:
-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保傅》:“《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成語例句:
- 孫先生卻把它看成先有文人,而后變成弄臣。這一來,真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了!(聞一我《屈原問題》)
-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詳細解釋
*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故事:西漢時期,趙充國奉漢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區叛亂,見叛軍軍心不齊,就采取招撫的辦法,使得大部分叛軍投誠。可漢宣帝命他出兵,結果出師不利。后來他按皇命收集軍糧,造成叛亂,他感慨地說:“真是失之毫厘,謬以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