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人琴俱亡的成語故事

    “人琴俱亡”這則成語常用來比喻對知已、親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這個成語來源于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曰......
    王獻之的哥哥王徽之對他的弟弟非常欽佩,王獻之對哥哥也很敬重,兩人感情非常深厚。
    后來,兄弟兩人都患了重病,王獻之先去世。王徽之的家人怕他悲痛,沒有把這壞消息告訴他。王徽之老是聽不到弟弟的消息,很是擔心。一天,他實在忍不住,便問家人道:“子敬(王獻之的字)的病怎樣了?為什么長久沒有聽到他的消息?是否出事了?”
    家人含糊回答,不向他吐露真情。王徽之終于明白過來,悲哀地說:“看來子敬已經死了!是嗎?”
    家人知道再也瞞不下去,便說了實話。王徽之聽了也不痛哭,只是下了病榻,吩咐仆從準備車輛去奔喪。
    到了王獻之家,王徽之在靈床上坐了下來。他知道獻之生前愛好彈琴,便對獻之的家人說:“把子敬的琴取來。”
    琴拿來后,王徽之就在靈床上一面彈,一面想著過去兄弟兩人的情誼。他越想越悲傷,彈了幾次,都不成曲調。于是舉起琴向地上擲去,然后嘆道:“子敬!子敬!如今人琴俱亡!”
    嘆罷,他悲痛得昏過去了。一個多月以后,他也離世而去。
    人琴俱亡的解釋
    成語名稱:
    人琴俱亡
    成語拼音:
    rén qín jù wáng
    成語解釋: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
    典故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傷逝》:“弦既不調,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慟絕良久,月余亦卒。”
    成語例句:
    魯迅《二心集·做古人和做好人的秘訣》:“所謂‘人琴俱亡’者,大約也就是這模樣的罷。”
    人琴俱亡的詳細解釋
    * 人琴俱亡的故事:“人琴俱亡”這則成語常用來比喻對知已、親友去世的悼念之情。這個成語來源于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曰......王獻之的哥哥王徽之對他的...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