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足輕重的成語故事
西漢末年,竇融在河西為官,王莽當政時,他為波水將軍。劉玄當政時,他為巨鹿太守,劉玄兵敗時,他為河西五郡大將軍,握有重兵,在地方威信很高,他看到劉秀得政權后就歸順東漢。劉秀封他為涼州牧,稱他在政壇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 成語名稱:
- 舉足輕重
- 成語拼音:
- jǔ zú qīng zhòng
- 成語解釋: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典故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方蜀漢相攻,權在將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
- 成語例句:
- 舉足輕重,動關大局。(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四回)
- 舉足輕重的詳細解釋
* 舉足輕重的故事:西漢末年,竇融在河西為官,王莽當政時,他為波水將軍。劉玄當政時,他為巨鹿太守,劉玄兵敗時,他為河西五郡大將軍,握有重兵,在地方威信很高,他看到劉秀得政權后就歸順東漢。劉秀封他為涼州牧,稱他在政壇有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