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危授命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魯國政權被季孫氏、孟孫氏和叔孫氏三家控制,魯定公成為一個傀儡,他聽說孔子開壇講學,主張“君臣綱常”,連夜召見孔子。孔子見是臨危授命,就分析了魯國的內憂外患,建議他外聯齊國,內部重振君威,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典故】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春秋·魯·孔丘《論語·憲問》 【釋義】在危急關頭勇于獻出生命。
- 成語名稱:
- 臨危授命
- 成語拼音:
- lín wēi shòu mìng
- 成語解釋:
- 面對危急時勇于獻出生命
- 典故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 成語例句:
- 歐陽山《三家巷》:“在他們臨危授命的時候,一定是心胸開朗,了無牽掛的。”
- 臨危授命的詳細解釋
* 臨危授命的故事:春秋時期,魯國政權被季孫氏、孟孫氏和叔孫氏三家控制,魯定公成為一個傀儡,他聽說孔子開壇講學,主張“君臣綱常”,連夜召見孔子。孔子見是臨危授命,就分析了魯國的內憂外患,建議他外聯齊國,內部重振君威,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