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Z開頭 (2934個)

    781

    知安忘危

    成語拼音:
    zhī ān wàng wēi
    成語解釋:
    只知道過太平日子而忘記了危險的時候
    成語出處:
    晉·潘岳《秋興賦》:“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782

    阻兵安忍

    成語拼音:
    zú bīng ān rěn
    成語解釋:
    阻:倚仗;阻兵:仗恃手握兵權;安忍:安于做殘忍的事情。形容行兇作惡而有恃無恐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783

    坐不安席

    成語拼音:
    zuò bù ān xí
    成語解釋:
    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軍府,甲士周圍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懼,坐不安席。”
    784

    皂白不分

    成語拼音:
    zào bái bù fēn
    成語解釋:
    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成語出處:
    清 林則徐《札澳門同知傳諭義律準駁條款》:“不得混入驅逐奸夷之內,紛紛回澳,致令皂白不分,自取玷辱。”
    785

    誅不避貴

    成語拼音:
    zhū bù bì guì
    成語解釋:
    誅:懲罰。懲辦罪行不避忌權貴。法令面前貴賤平等
    成語出處:
    《晏子春秋·內篇問》:“誅不避貴,賞不遺賤,不淫于樂,不遁于哀,盡智導民而不伐聲。”
    786

    忠不避危

    成語拼音:
    zhōng bù bì wēi
    成語解釋:
    忠:忠于。避:回避。忠于職守,不回避危險,
    成語出處:
    《晏子》:“忠不避危,愛無惡言。”
    787

    治標不治本

    成語拼音:
    zhì biāo bù zhì běn
    成語解釋:
    標:樹枝的末梢,指事物的表面或枝節;本:草木的莖或根,指事物的根本或根源。只從表面上、枝節上加以治理,不從根本上加以解決
    成語出處:
    柳建偉《英雄時代》第28章:“偉哥這種藥,治標不治本,我勸你還是不試為好。”
    788

    紙包不住火

    成語拼音:
    zhǐ bāo bù zhù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事實是掩蓋不了的
    成語出處:
    古華《芙蓉鎮》第二章:“紙包不住火……那筆款子,你收留不得。”
    789

    足不出戶

    成語拼音:
    zú bù chū hù
    成語解釋:
    戶:門。腳不跨出家門。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5卷:“卻說蘇盼奴自從趙司戶去后,足不出門,一客不見,只等襄陽來音。”
    790

    足不出門

    成語拼音:
    zú bù chū mén
    成語解釋:
    同“足不出戶”。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五:“卻說蘇盼奴自趙司戶去后,足不出門,一客不見,只等襄陽來音。”
    791

    坐不垂堂

    成語拼音:
    zuò bù chuí táng
    成語解釋:
    垂堂:近屋檐處。不坐在堂邊外面,怕掉到臺階下。比喻不在有危險的地方停留。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鄙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雖小,可以喻大。”
    792

    走筆成文

    成語拼音:
    zǒu bǐ chéng wén
    成語解釋:
    一下筆就很快寫成了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華橫溢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登瀛洲》第二折:“都要可便吟詩和韻,題著這新建瀛洲,則要個字意相關,走筆成文。”
    793

    正本澄源

    成語拼音:
    zhèng běn chéng yuán
    成語解釋:
    猶正本清源。
    成語出處:
    《舊唐書·高祖紀》:“欲使玉石區分,薰蕕有辨,長存妙道,永固福田,正本澄源,宜從沙汰。”
    794

    整本大套

    成語拼音:
    zhěng běn dà tào
    成語解釋:
    謂有計劃、有條理、全面。
    成語出處:
    老舍《趙子曰》第十七:“如今叫我整本大套的去和女怪交際,你想想,端翁,我老趙受得了受不了?!”又《文博士》三:“中國的老事兒有許多是合乎科學原理的,不過是沒有整本大套的以科學始,以科學終而已。”
    795

    拽欛扶犁

    成語拼音:
    zhuāi bà fú lí
    成語解釋:
    拽:用力拉。指以種田為業
    成語出處:
    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三折:“偏不肯拽欛扶犁,常只是拋了農器演武藝。”
    796

    走壁飛檐

    成語拼音:
    zǒu bì fēi yán
    成語解釋:
    在墻壁上走,在屋雄上飛。形容武藝高強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7回:“我雖不會長槍大戟,不知走壁飛檐,也頗頗有些肝膽。”
    797

    皂白溝分

    成語拼音:
    zào bái gōu fēn
    成語解釋:
    皂:黑。比喻界限非常分明
    成語出處: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論語·述而篇四》:此是圣學極至處,亦是圣學、異端皂白溝分處。
    798

    豬卑狗險

    成語拼音:
    zhū bēi gǒu liǎn
    成語解釋:
    比喻卑鄙陰險的人。
    成語出處:
    《南齊書·卡彬傳》:“彬又目禽獸云:‘羊性淫而狠,豬性卑而率,鵝性頑而傲,狗性險而出,皆指斥貴勢。’”
    799

    自報公議

    成語拼音:
    zì bào gōng yì
    成語解釋:
    自己報名或報出自認的情況,由群眾討論評議
    成語出處:
    800

    紙筆喉舌

    成語拼音:
    zhǐ bǐ hóu shé
    成語解釋:
    指社會輿論
    成語出處:
    魯迅《題記》:“真所謂‘事實勝于雄辯’,又何待于紙筆喉舌的批評。”
    * Z開頭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