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X開頭的成語 (2068個)

    741

    先公后私

    成語拼音:
    xiān gōng hòu sī
    成語解釋:
    先以公事為重,然后考慮私事。
    成語出處:
    《三國志·魏志·杜恕傳》:“憂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辦也。”
    742

    循規矩蹈

    成語拼音:
    xún guī jǔ dǎo
    成語解釋:
    循:遵守;規、矩:定方圓的標準工具,借指行為的準則;蹈:踩。指拘守舊準則,不敢稍做變動
    成語出處:
    宋·蘇軾《擬進士御試策》:“茍無知人之明,則循規矩蹈,繩墨以求寡過。”
    743

    宵旰焦勞

    成語拼音:
    xiāo gàn jiāo láo
    成語解釋:
    形容勤于政事。同“宵旰憂勞”
    成語出處:
    《明史 章懋傳》:“此下陛下宵旰焦勞,兩宮母后同憂天下之日。”
    744

    絮果蘭因

    成語拼音:
    xù guǒ lán yīn
    成語解釋:
    蘭因:比喻美好的結合;絮果:比喻離散的結局。比喻男女婚事初時美滿,最終離異。
    成語出處:
    《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左傳·宣公三年》:“初,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天使與己蘭。”
    745

    薪桂米金

    成語拼音:
    xīn guì mǐ jīn
    成語解釋:
    薪:柴草;桂:木名。把柴草看得像桂木,把糧食看得像金子。比喻生活極度貧苦
    成語出處:
    宋·蘇軾《次韻鄭介夫》詩:“一落泥途跡愈深,尺薪如桂米如金。”
    746

    玄關妙理

    成語拼音:
    xuán guān miào lǐ
    成語解釋:
    玄關:佛教稱入道之門。深奧神妙的佛門道理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南極登仙》第二折:“玄關妙理,世人不解其中意。”
    747

    徇公滅私

    成語拼音:
    xùn gōng miè sī
    成語解釋:
    徇:獻出生命。為國家公眾獻身,棄私利于不顧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與薛蘋詔》:“卿勤王之節,徇公滅私;事主之誠,移忠資孝。”
    748

    鄉規民約

    成語拼音:
    xiāng guī mín yuē
    成語解釋:
    指由當地村民共同制定并要求共同遵守的規約
    成語出處:
    749

    薪桂米珠

    成語拼音:
    xīn guì mǐ zhū
    成語解釋:
    薪:柴草。米貴得像珍珠,柴貴得像桂木。指物價昂貴,人民生活很困難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謁者難得無如鬼,王難見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
    750

    恤孤念寡

    成語拼音:
    xù gū niàn guǎ
    成語解釋:
    恤:體恤,周濟。救濟孤兒,關心寡婦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來生債》第二折:“據居士恤孤念寡,敬老憐貧,世之少有也。”
    751

    惜孤念寡

    成語拼音:
    xī gū niàn guǎ
    成語解釋:
    惜:愛惜。愛憐孤寡
    成語出處:
    元·張廷玉《看錢奴》第一折:“蓋寺建塔,修橋補路,惜孤念寡,敬老憐貧,我可也舍的,則是圣賢可憐見我。”
    752

    恤孤念苦

    成語拼音:
    xù gū niàn kǔ
    成語解釋:
    恤:體恤,周濟。救濟孤兒,關懷寡婦
    成語出處:
    宋·吳自牧《夢梁錄·恤貧濟老》:“數中有好善積德者,多是恤孤念苦,敬老憐貧。”
    753

    析珪判野

    成語拼音:
    xī guī pàn yě
    成語解釋:
    謂封爵分土。
    成語出處:
    《陳書 虞寄傳》:“今將軍以藩戚之重,東南之眾,盡力奉上,戮力勤王,豈不勛高竇融,寵過吳芮,析珪判野,南面稱孤?”
    754

    洗垢求瘢

    成語拼音:
    xǐ gòu qiú bān
    成語解釋:
    垢:污垢;瘢:瘢痕。洗掉污垢來尋找瘢痕。比喻想盡辦法挑剔別人的缺點。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文苑傳下 趙壹》:“所好則鉆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求其瘢痕。”
    755

    謝館秦樓

    成語拼音:
    xiè guǎn qín lóu
    成語解釋:
    指妓院。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斗鵪鶉·女校尉》曲:“茶余飯飽邀故友,謝館秦樓,散悶消愁。”
    756

    心高氣硬

    成語拼音:
    xīn gāo qì yìng
    成語解釋:
    氣:氣勢;硬:堅。心氣高傲,自視不凡
    成語出處:
    明·王錂《春蕪記·反目》:“你平日里心高氣硬,笑伊家今日無計謀生!”
    757

    興觀群怨

    成語拼音:
    xìng guān qún yuàn
    成語解釋:
    興:聯想;觀:觀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認為讀《詩經》可以培養人的四種能力。后泛指詩的社會功能。
    成語出處:
    《論語 陽貨》:“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758

    軒蓋如云

    成語拼音:
    xuān gài rú yún
    成語解釋:
    軒:古時供官員乘坐的一種便車;蓋:車蓋。舊時形容官員很多,也形容官員、士紳集會的盛況。
    成語出處:
    唐 陳子昂《冬夜宴臨邛李錄事宅序》:“樓如若畫,臨故國之城池;軒蓋如云,總名都之車馬。”
    759

    習慣若自然

    成語拼音:
    xí guàn ruò zì rán
    成語解釋:
    慣:同“貫”;若:像。習慣了就像很自然的事
    成語出處:
    《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少成則若性也,習慣若自然也。”
    760

    洗垢索瘢

    成語拼音:
    xǐ gòu suǒ bān
    成語解釋:
    見“洗垢求瘢”。
    成語出處:
    明·楊慎《升庵詩話·老子論性》:“若知其出于老氏,宋儒必洗垢索瘢,曲為譏評;但知其出于經,則護持交贊。此亦矮人之觀場也。”
    * X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