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W開頭的成語 (1281個)

    581

    無可諱言

    成語拼音:
    wú kě huì yán
    成語解釋:
    諱言:不敢說或不愿說。沒有什么不可以直說的。指可以坦率地說。
    成語出處:
    瞿秋白《餓鄉紀程》:“一步一步前進的現象卻不能否認,而思想紊亂搖蕩不定,也無可諱言。”
    582

    魏顆結草

    成語拼音:
    wèi kē jié cǎo
    成語解釋:
    春秋晉魏顆不從父以嬖妾殉葬之命而遣嫁之,后與秦將杜回戰于輔氏,“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余,而所嫁婦人之父也……余是以報。’”見《左傳·宣公十五年》。后因以“魏顆結草”表示受恩深重,竭力報效之意。
    成語出處:
    春秋晉魏顆不從父以嬖妾殉葬之命而遣嫁之,后與秦將杜回戰于輔氏,“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余,而所嫁婦人之父也……余是以報。’”見《左傳·宣公十五年》。
    583

    枉口嚼舌

    成語拼音:
    wǎng kǒu jiáo shé
    成語解釋:
    見“枉口拔舌”。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9卷:“我把你這枉口嚼舌的,不要慌!”
    584

    無可救藥

    成語拼音:
    wú kě jiù yào
    成語解釋:
    比喻壞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為之謀主以害楚國,不可救療。”
    585

    枉口誑舌

    成語拼音:
    wǎng kǒu kuáng shé
    成語解釋:
    見“枉口拔舌”。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97回:“那張氏穿針兒枉口誑舌,陷害無辜。”
    586

    外寬內忌

    成語拼音:
    wài kuān nèi jì
    成語解釋:
    謂外表上看似寬宏,內心卻多忌刻。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楊戲傳》:“維外寬內忌,意不能堪。軍還,有司承旨奏戲,免為庶人。”
    587

    外寬內明

    成語拼音:
    wài kuān nèi míng
    成語解釋:
    謂外表寬宏而內心明察。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黃霸傳》:“霸外寬內明得吏民心,戶口歲增,治為天下第一。”
    588

    外寬內深

    成語拼音:
    wài kuān nèi shēn
    成語解釋:
    謂外貌寬厚而實則城府很深。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弘為人意忌,外寬內深。諸嘗與弘有卻者,雖詳與善,陰報其禍。”
    589

    惟口起羞

    成語拼音:
    wéi kǒu qǐ xiū
    成語解釋:
    謂言語不慎,招致羞辱。
    成語出處:
    《尚書·說命中》:“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
    590

    萬苦千辛

    成語拼音:
    wàn kǔ qiān xīn
    成語解釋:
    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飛刀對箭》第四折:“我受了些熱血相噴,萬苦千辛,恰便似翻滾滾的雪浪里逃生。”
    591

    無愧衾影

    成語拼音:
    wú kuì qīn yǐng
    成語解釋:
    表示沒有做虧心事。
    成語出處:
    《宋史·蔡元定傳》:“刎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
    592

    無可如何

    成語拼音:
    wú kě rú hé
    成語解釋:
    沒有什么辦法。
    成語出處:
    明·李贄《復鄧鼎石書》:“雖知情不容己,然亦無可如何。”
    593

    畏口慎事

    成語拼音:
    wèi kǒu shèn shì
    成語解釋:
    慎:謹慎。說話謹慎,做事小心
    成語出處:
    宋·蘇軾《答吳子野書》:“近日始畏口慎事,雖已遲,猶勝不悛也。”
    594

    未可同日而語

    成語拼音:
    wèi kě tóng rì ér yǔ
    成語解釋:
    指兩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論。
    成語出處:
    宋·蘇軾《放鶴亭記》:“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
    595

    唯恐天下不亂

    成語拼音:
    wéi kǒng tiān xià bù luàn
    成語解釋:
    恐:恐怕。指希望天下大亂以達到自身的目的
    成語出處:
    鄧小平《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這種混亂狀況確實給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的活動,提供了一方面的有利條件。”
    596

    挖空心思

    成語拼音:
    wā kōng xīn sī
    成語解釋:
    形容費盡心計;想盡一切辦法。
    成語出處:
    清 俞萬春《蕩寇志》:“今此賊挖空心思,用到如許密計,圖我安如泰山之鄆城。”
    597

    枉勘虛招

    成語拼音:
    wǎng kān xū zhāo
    成語解釋:
    刑訊逼供,屈打成招。
    成語出處:
    598

    萬口一辭

    成語拼音:
    wàn kǒu yī cí
    成語解釋:
    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一致。
    成語出處:
    唐 孫樵《武皇遺劍錄》:“群疑膠牢,萬口一辭。”
    599

    萬口一詞

    成語拼音:
    wàn kǒu yī cí
    成語解釋:
    比喻意見一致。同“萬口一辭”。
    成語出處: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一節:“現在萬口一詞,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
    600

    萬口一談

    成語拼音:
    wàn kǒu yī tán
    成語解釋:
    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一致。
    成語出處:
    《宋史·胡銓傳》:“今內而百官,外而軍民,萬口一談,皆欲食倫之肉。”
    * W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