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開頭的成語 (1281個)
-
561
無稽之談
- 成語拼音:
- wú jī zhī tán
- 成語解釋:
- 稽:音機;查考;談:話語;傳言。沒有根據的說法。
- 成語出處:
- 宋 鄭樵《通志 總序》:“且謂漢紹堯運,自當繼堯,非遷作《史記》,廁于秦、項,此則無稽之談也。”
-
562
萬箭鉆心
- 成語拼音:
- wàn jiàn zuān xīn
- 成語解釋:
- 像萬支箭鉆入心頭。形容極度傷痛的心情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那安卿說到此處,好如萬箭鉆心,長號數聲而絕。”
-
563
無疆之休
- 成語拼音:
- wú jiāng zhī xiū
- 成語解釋:
- 無限美好;無窮幸福。
- 成語出處:
- 《尚書·太甲中》:“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終厥德,實萬世無疆之休。”
-
564
無稽之言
- 成語拼音:
- wú jī zhī yán
- 成語解釋:
- 沒有根據、無從查證的話。
- 成語出處:
- 《尚書·大禹謨》:“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
-
565
蝸角之爭
- 成語拼音:
- wō jiǎo zhī zhē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為了極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爭執。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十卷:“宋禮立裹之約,希蝸角之爭。”
-
566
未竟之志
- 成語拼音:
- wèi jìng zhī zhì
- 成語解釋:
- 沒有完成的志向。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5回:“今日之下,退守山林,卻深望這個兒子,完我未竟之志。”
-
567
烏集之眾
- 成語拼音:
- wū jí zhī zhòng
- 成語解釋:
- 猶言烏合之眾。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冏《六代論》:“故漢祖奮三尺之劍,驅烏集之眾,五年之中而成帝業。”
-
568
無可不可
- 成語拼音:
- wú kě bù kě
- 成語解釋:
- ①無所不可,都能做到。②猶言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情緒激動至極。
- 成語出處:
- 唐·元稹《唐杜工部員外郎杜君墓志銘》:“茍以為能所不能,無可不可,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
-
569
無可比倫
- 成語拼音:
- wú kě bǐ lún
- 成語解釋:
- 沒有可以相比的。
- 成語出處:
- 唐·李翱《序》:“皇唐帝功,瑰特奇偉,前古無可比倫。”
-
570
無可比擬
- 成語拼音:
- wú kě bǐ nǐ
- 成語解釋:
- 比擬:相比。沒有可以相比的。
- 成語出處: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江陵護國齊月禪師》:“窮外無方,窮內非里,應用萬般,無可比擬。”
-
571
無空不入
- 成語拼音:
- wú kōng bù rù
- 成語解釋:
- 見“無孔不入”。
- 成語出處:
- 茅盾《清明前后》第四幕:“種種法規,一切措施,馬上又變活了,投機是滿天飛躍,無空不入。”
-
572
枉口拔舌
- 成語拼音:
- wǎng kǒu bá s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信口胡說。多指造謠生事,惡意中傷。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25回:“是那個嚼舌根的?沒空生有,枉口拔舌,調唆你來欺負老娘!”
-
573
妄口巴舌
- 成語拼音:
- wàng kǒu bā s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胡言亂語。有時也指造謠污蔑。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20回:“只要自己拿定主意,必定還要妄口巴舌血淋淋的起這樣惡誓么?”
-
574
無可比象
- 成語拼音:
- wú kě bǐ xiàng
- 成語解釋:
- 沒有什么可與譬比。
- 成語出處: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71卷:“煥徹如寒霜素雪之狀,又似鐘乳垂穗之形,五色備具,無可比象。”
-
575
無孔不鉆
- 成語拼音:
- wú kǒng bù zu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善于鉆營。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近代社會齷齪史》第十六回:“凡鉆謀的人是無孔不鉆的,就如這回出了買軍裝的事,不定有人走到他的門路,他也不免有點曉得,所以伍太守故意提出一聲軍裝買辦來,就惹起他何必委人到上海去買的話。”
-
576
無可奉告
- 成語拼音:
- wú kě fèng gào
- 成語解釋:
- 沒有什么可以告訴對方的
- 成語出處:
- 朱自清《不知道》:“這個不知道其實是‘無可奉告’,比‘不能奉告’或‘不便奉告’語氣略覺輕些。”
-
577
無可非難
- 成語拼音:
- wú kě fēi nàn
- 成語解釋:
- 無可指責
- 成語出處:
-
578
無可否認
- 成語拼音:
- wú kě fǒu rèn
- 成語解釋:
- 不可能不承認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新文藝的使命》:“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
579
紈绔膏粱
- 成語拼音:
- wán kù gāo liáng
- 成語解釋:
- 膏粱:精美的食品。精美的衣食。借指只知享受,什么事也不能干的富貴人家子弟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你是個紈绔膏粱,這也無怪你不知。”
-
580
未可厚非
- 成語拼音:
- wèi kě hòu fēi
- 成語解釋:
- 不可過分指責。指雖有缺點但仍可原諒。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中》:“莽怒,免英官。后頗覺悟,曰:‘英亦未可厚非。’復以英為長沙連率。”
* W開頭的成語